执行攻坚兑现群众“真金白银”
文章字数:1888
10月21日,商南县人民法院干警走访摸排被执行人相关信息。今年10月以来,商洛两级法院执行工作在省高院有力指导、党委政法委集中领导下,按照市中院党组统一部署,开展“陕亮执行·2025·秋冬季执行攻坚大会战”专项行动,聚焦涉民生、涉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债务、涉黑恶等7类重点案件,对标执行关键任务精准发力、集中攻坚,着力做优做实执行工作,推动更多“纸上权益”高效转化为“真金白银”。截至目前,商洛两级法院执结各类重点案件456件,执行到位金额3728.25万元;商洛1个集体、4名个人获陕西省高院通报表扬,专项行动获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强化党委领导,构建攻坚“大格局”
深入贯彻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协调党委政法委召开全市“解决执行难”联动工作会议。专项行动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体系,商洛两级法院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执行攻坚优势。
10月24日,商洛市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在市中院举行。根据发布会通报,目前全市已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公安侦查、检察监督”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形成打击拒执犯罪的强大合力。全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拒执罪线索18件21人,法院作出有罪判决7件7人。同时,组建“亮剑先锋攻坚队”,精选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党员干警冲锋一线,实现“党建红”引领“执行蓝”;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凝聚相关部门合力,加强与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与联合行动,高效推进车辆查控、房产查封等执行环节;健全“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从案件立案、审理阶段提前梳理执行要素,为后续执行工作扫清障碍;做实交叉执行、执转破工作,打破区域执行壁垒,推动“僵尸企业”依法退出市场,提升执行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专项行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110余人次,法院干警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同见证下开展执行行动,将执行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既保障执行公正,又提升司法公信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与权威性。
创新多元举措,打出攻坚“组合拳”
执行专项行动坚持“刚性执行与善意文明并重、传统手段与创新方法结合”,精准施策破解执行难题,让执行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综合运用拘留、拘传、罚款等强制措施,对逃避、规避执行行为形成强力震慑。
截至目前,商洛两级法院共拘留、拘传182人。将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体系。对涉嫌“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及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让执行真正“长牙齿”“变硬气”,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针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坚持“执行与保护并重”,在依法执行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通过“活封活扣”“分期履行”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恢复生产能力,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回应民营企业发展诉求。推行“错时执行”模式,开展“清晨执行”“夜间执行”“周末执行”等专项突击行动,精准打击被执行人“躲、藏、逃”行为,提升执行工作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商洛两级法院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曝光体系,线下深入村组、社区张贴执行通告,线上联合电视台、报刊、官网及城区电子大屏,集中曝光失信名单、预拘留公告。例如,商州区人民法院张贴执行通告50余份、发布悬赏公告20人,被执行人迫于社会压力主动履行义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成果全面彰显,兑现群众“真金白银”
执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执行风暴,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商洛两级法院累计出动执行干警924人次、警车232台次,依法拘留、拘传182人,扣押车辆34辆,查封房屋52套、土地6处。此次行动有力打击和震慑了逃避、规避执行的行为,成功推动执结了一批长期未结的“骨头案”“钉子案”。
商州区人民法院“利剑”出鞘,执结重点案件34件,到位金额406.9万余元;洛南县人民法院“秋风”行动执结案件19件,冻结资金408.36万元;丹凤县人民法院“法治丹凤”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攻坚执行难;商南县人民法院“鹿城雷霆”执结案件24件、到位118万元;山阳县人民法院“金秋利剑”执结案件17件、到位140.27万元;镇安县人民法院“栗乡飓风”在代表委员见证下执结案件26件、到位237万余元;柞水县人民法院聚焦小标的案件,结案13件、到位97万余元。
商洛两级法院将持续深化“陕亮执行·2025·秋冬季执行攻坚大会战”专项行动,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保障劳动者工资、抚养费等民生权益,通过打击拒执行为、优化执行服务,充分展现商洛两级法院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为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与司法公信力、构建诚信社会体系贡献法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