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归雁”还巢变“头雁”
本报通讯员 张浩楠
文章字数:1042
  10月20日,在洛南县洛源镇腰庄村艺凡佳源公司的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北美黑胡桃木特有的清香,工匠们正在精心打磨一件件红木家具,公司负责人、艺凡佳源党支部书记雷俊一边检查着榫卯结构的接缝处,一边对工匠说:“这个部分还要再打磨半毫米,这样组装起来才能严丝合缝。”
  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雷俊的思绪飘回2019年深秋。那时的秦岭南麓已有寒意,腰庄村一处闲置厂房里,他独自踱步,脚下积尘,心中却翻涌着炽热蓝图。从苏州流水线到西安创业,十余年辗转,这只飞出去的“归雁”终于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乡的土地上。这个决定,既源于镇党委、政府“带着乡情与诚意”的招引,更源于心底那份“该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朴素愿望。
  时光回溯。2015年,已在苏州家具行业学得一身本领的雷俊,怀揣梦想回到西安创办家具厂。凭借精湛技艺和诚信经营,他很快闯出一片天地。“自己的日子好了,可每次回乡,看到乡亲们还要背井离乡打工,心里总不是滋味。”正是这份化不开的乡愁,让这只羽翼渐丰的“归雁”在人生十字路口做出重要抉择——振翅归巢,反哺桑梓。
  2019年11月,带着全部积蓄和技术经验,雷俊这一只识途的“归雁”,义无反顾地飞回洛源镇腰庄村,创办了艺凡佳源公司。起初,整个公司只有200余平方米车间、几名工匠。但在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扶持下,这只“归雁”很快带领企业步入正轨。在家具制造过程中,雷俊坚持选用北美特级黑胡桃木,运用传统榫卯工艺打造出来的家具既环保又兼具艺术感,凭借着这样的制作理念,公司推出的产品迅速打开西安、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
  2023年,全县实施“五雁工程”,为雷俊这样的返乡创业者注入新动力。怀着带领乡亲共富的决心,他于2024年光荣入党,并在2025年开始担任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以前想的是怎么把企业做好,现在想的是怎么带着大家一起发展。”从“归雁”到“头雁”的身份转变,带来的是更大的责任与担当。
  在雷俊的带领下,公司利用专项资金扩建厂房至3400平方米,修建展厅800平方米,产品涵盖八大类220种,年产值突破800万元。更可贵的是,企业的发展也为周边群众带来35个稳定岗位,务工群众户均年增收3万元,艺凡佳源也成为洛源群众“家门口”的就业优选。
  暮色渐浓,车间里榫卯相接的敲击声清脆悦耳。这声音,传承着千年技艺,更叩响着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红木家具别样“红”,红的是党旗引领下“归雁”回巢的赤子之心,红的是“头雁”带领下的产业兴旺,红的是百姓日益红火的好日子。在洛源镇这片热土上,传统工艺与现代梦想正完美交融,一群群“归雁”正振翅高飞,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