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山中桂子
舒添宇
文章字数:1563
  在过去,鄙乡难得一见桂树的身影。曾在月明之夜,奶奶指着高天上的满月,讲嫦娥玉兔,讲吴刚伐桂。那遥远的广寒宫里长着一棵桂花树,仙气缥缈,长在凡人的浪漫想象里。我当时想,吴刚伐桂怎么总是砍不断,那桂树有多么粗大,一年一年,亘古未变。奶奶也被我的问题难住了,笑而不语。父亲在门前栽下数量不多的果树,种类单一。我记得有一棵樱桃树,一株苹果树,还有一棵长在猪圈墙外的毛桃树。每当开花时节,绯红的樱花,白里透红的苹果花,粉嘟嘟的桃花,把简陋的小院子装扮得十分妖娆。跟着季节的步子果树们先后挂果了,一日日大起来,成了我幼小心灵的牵挂。
  读小学时,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讲述一个叫桂花的小姑娘,什么内容早已经忘却。我也是第一次从老师口里知道桂是一种树,四季常青,不落叶子。在中秋季节开花,香气甜蜜浓郁,能制作糕点,用桂花泡茶特别享受。我所处的穷乡僻壤确实找不到一棵桂花,以至于追寻桂花一度成了我的念想。音乐课上村小老师教我唱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金桂飘香,红旗招展,换了人间的崭新世界,好唯美的画面。书里念桂花,歌里唱桂花。我却在雾里看花,梦里想花,难以企及。我觉得桂花怕是世上最美好的花,那些樱花苹果花桃花根本无法与之媲美,纵然它能结出甜美可口的果子。
  后来不知道听谁说的,邻乡有一位医术了得的中医,院里长有一株老桂,树龄不短,开花是金黄灿烂的那种。有人慕名前去讨要,那中医十分谦和,大方地满足了来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桂花,是我在邻乡教书的父亲拿回来的。用干净的纸包着,层层叠叠打开,我有点失望,只见那些风干的桂花,细细碎碎,颜色暗黄,风采尽失,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桂花?但几乎是同时,一缕奇异的香味直钻入鼻腔,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甜润润,软绵绵,恍惚间让人眩晕。母亲用它做了桂花甜饼,桂花糕。父亲用它泡茶,招呼邻居们到家里喝桂花茶。这一吃一喝,里程碑般楔入了我的骨子里。而这桂花,正是那位老中医送的。
  记得一个深秋的假日,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株桂花苗,栽在屋子东面空场的角落里。因为是桂花,我格外上心,没少用童子尿为它浇水,盼望着快快长大,开出满树花,香遍整个院子、半个村子。母亲曾不止一次唠叨过:要栽树就栽几棵能结果子的树,光开花不结果,中看不中用!是啊,那个贫瘠的年代,再好看的花只落得一看,不能填饱肚子,确实比不过果腹的果子。尽管嘴里说,母亲还是给它浇水、施肥,赶走鸡鸭猫狗对树的伤害,制止邻家不懂事的小屁孩可能折断小树的行为,还用刺蒺藜给它扎了护身符。一向崇尚实用的母亲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我也无从得知。也许,我对母亲从来就没有透彻的认识。
  长大的桂花树,亭亭如盖,绿叶莹莹。花开花落,人事变迁。母亲走了,父亲也走了。人生只剩归途的我仓皇回到老家,绵绵秋雨里,繁花满树,香气四溢,仿佛诉说着这里的光阴。院子空落落的,杂草疯长。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出父母亲的身影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往昔岁月。悠悠桂香,亲切亲和,寻寻觅觅,还能找寻到双亲的气息么。
  现在,桂花不再是稀有之物,小区绿化带、公家单位里桂花树是最常见的树种,寻常老百姓家里也种有桂花。一到中秋,到处是桂香。从一树难求到桂香萦怀,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无到有,由少而众,桂花的传播和成长史也是一个村庄的沧桑蝶变史。每到桂月,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桂花懂我,我亦懂桂花。在我的潜意识里,桂花从不高冷,自在绽放于烟火深处。宋之问灵隐寺的桂花“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不可谓不浪漫;李清照“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蕙质兰心的才情女子,也被深深折服了,不惧烟火色,才是真正的浪漫深邃。我最喜欢的还是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种气定神闲的巨大禅性,莫不是桂花自带归隐者的气质?心里头越发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