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又上迷魂阵
刘立勤
文章字数:1668
  溯镇安河一路北上,我又登上迷魂阵。
  迷魂阵是我老家的山,也是镇安三大山系之一的迷魂阵山系的主峰,海拔2400多米。山逶迤前行拉扯出一道长长的宛如巨龙的山岭,延伸至旬阳的两河关,系旬河与镇安河、乾祐河的分水岭。一路走走停停,派生出纵横交错的山梁,牵挂着数不尽的沟壑河川,滋养着无数的村镇,护佑着数万镇安儿女,怀抱着风坡岭、大坡寨、塔云山等绝美的风景名胜。
  我现在所站的位置接近峰顶。据说峰顶是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蓊郁苍翠,松涛阵阵;羚牛、黑熊、金钱豹等珍稀动物穿行其间,生机无限,又险象环生。最神奇的山坡上还有几百亩的乔木杜鹃,都是数百年的老树。阳春三月,枯木逢春,枝头花开,红霞映天,有着文字难以述说的美好。可不是每个人都配拥有山顶的风光,比如我——已经没有那份体力和勇气,体味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好与豪迈,只能站在这里仰望蓝天白云,拥抱眼前风起云涌连绵起伏的山峦,回想四十年前的那一天。
  那时,我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高考落榜,前路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好。恰好一个叫“喳娃子”的发小相约去迷魂阵挖猪苓,我答应了。我喜欢迷魂阵,大人们说那里梁谷交织错落,森林遮天蔽日,拥有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钻进林子走几步,宛如走进迷宫,很快就会迷失方向,忘记来时路。也有人说那里曾经有一个四周长满梅花的古镇,以讹传讹叫成迷魂阵。不管是哪种传说,少时的我们十分向往那份神奇,常常站在屋后的小山梁上遥望苍天下的迷魂阵。晴天,那里布满金色的阳光;雨天,那里弥漫着云雾。最好看的当是冬天,蓝天之下,皑皑白雪的山峰镀上金色的阳光,给人以无尽的向往。
  我是五点多被母亲喊起来的,懵懵懂懂吃完早饭,背着一条布袋,装着一个锅盔,又扛着一把薅锄出发了。从来没有这么早起过,“喳娃子”嘴多,一路上叽叽喳喳叫唤,我恍恍惚惚跌跌撞撞地走。大约二十里路吧,我们来到迷魂阵下。沿着一条沟谷的小道爬行,那是一条野兽出没的小路,到处都是野兽的粪便,汗毛发抖脚步迟疑。“喳娃子”说:“别怕野兽,从来都是野兽怕人。再说了,我们有一二十个人呢。”
  我们吓走了野兽,霸占了兽道,蜿蜒前行。兽道很窄,也很长,我咬紧牙关走,不知摔了多少跤,真想坐在路边休息一下。又担心大队伍走远了,野兽回过头来找麻烦,我忍住疼痛继续向前。
  进入原始森林,再走过茂密的松林,走过藤蔓缠绕的波斯杨林,来到地势舒缓树木稀疏的杂木林。大家停下来,休息片刻就四散开来,开始寻找猪苓。“喳娃子”说,猪苓你认识,像猪屎一样,喜欢桦树、枫树、栮树,你在它们周围寻找。多年之后,我才知道猪苓是一种菌,寄生在桦树、枫树、栮树的根部。我们手握薅锄四处扒拉,像是一只只勤奋的蚂蚁。走过很多路,爬了很多坡,走过的地方如同野猪拱过,依然不见猪苓的影子。我觉得今天要白跑了,对不起老娘特意做的白面馍馍。
  这时,“喳娃子”说,我俩“养母猪”吧。“养母猪”的意思就是不管是谁挖出猪苓,我们平分战果。我很高兴,希望增加了一倍,高举锄头,继续挖抓。薅锄像蝴蝶一样翻飞,黑土一块块跳跃。老天照应,我终于挖出一窝猪苓,大约有一斤。“喳娃子”说,你手气好!然后不甘落后,像只猎狗一样钻进林子,到处找寻,乱挖乱刨。很快,他也挖出一窝猪苓,可惜也只有一斤来重。我们干劲儿更足了,手都磨出血泡,依然挥舞锄头,挖抓不止。
  第一次上迷魂阵是挖猪苓,我们都记得来时的路,自然没有迷魂。遗憾的是——“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磨。”美景在异乡,多少年里,我去过峨眉山、武当山……发现最喜欢的还是迷魂阵。名山耀眼绚丽的是人赋予的文化历史,迷魂阵拥有的则是大自然给予的原始原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始森林被砍伐了许多,再度生出的森林依然绿荫如盖,让曾经植被斑驳的山弥漫着希望的绿色,让人沉醉迷离魂牵梦绕。
  迷魂阵也是镇安河的源头,树荫斑驳流水潺潺。我想,白居易一定来过这里,不然咋会写出——“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山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的句子呢?诗是写给遗爱寺的,但我更喜欢把“遗爱寺”在心里改为“迷魂阵”。在这样一个清洁美丽的地方,我期盼着——“但有梦中人,相随掬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