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职工互助添保障 二次救助暖人心
本报通讯员 王荣金
文章字数:945
  “从2018年确诊尿毒症至今已有七八年,多亏互助保障每月为我解决部分透析费用,否则我可能都坚持不到现在。”近日,山阳县下岗职工武小玲感慨地说。
  武小玲原是山阳县色河铺镇供销社职工,下岗后不幸患上尿毒症。她的丈夫没有固定工作,靠外出打工挣些零钱维持全家生活。武小玲患病后,每年数十万元的透析等治疗费用,不仅很快耗尽了家中多年的积蓄,还让他们欠下不少债务。在全县供销系统组织购买职工互助保险时,她已家徒四壁。县总工会将其列为在档困难职工,出资为她购买了一份保险。从此,她每月在享受医院住院报销后,还能获得二次报销,累计已享受理赔48822元,极大减轻了她的医疗负担。据悉,县总工会近年来每年为在档困难职工购买互助保险,有效缓解了特困职工的医疗难题。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互助能救命。”这项“花小钱办大事”的福利深受职工欢迎。山阳县教育、卫生系统是全县最早实现全员集体参保的单位。漫川中心小学教师周某于2023年11月确诊心肌梗死后,至今年上半年,在享受职工医保报销后,又获得互助保障理赔11819元。十里铺镇卫生院职工涂某于2023年9月确诊主动脉夹层病,经职工医保报销后,获互助保障理赔32083元。山阳城区第三初级中学教师赵某于2023年1月确诊主动脉夹层病,至今年上半年,累计获理赔64584元。这些鲜活的事例,让全县广大职工深切体会到,职工互助保障确实是工会为职工筑起的一道生命保护伞。
  为提高参保率,县总工会领导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文件。山阳县总工会建立了领导班子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落实职工分包责任,还通过媒体宣传、文艺传播等形式,让职工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及其对切身利益的保障作用。同时,互助保障专职工作人员主动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理赔,提供热情服务,很快形成了干部职工踊跃参保的局面。
  2023年,全县互助保障参保人数达2.17万人,参保单位198个;2024年,参保人数增至2.8万人,参保单位206个,参保金额208万元,理赔人数1657人,理赔金额154.2万元;截至2025年9月底,参保人数和参保单位较去年均有明显增加,参保金额同比2024年增长近10%。从普通职工到困难群体,从企业员工到新业态劳动者,这份保障让大家看病更有底气、家庭少些忧心,真切感受到“互助互济”的温暖,也为职工家庭筑起了抵御风险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