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岭深处崛起桑树桑黄产业
本报记者 贾书章 南 玺
文章字数:2595
10月30日,贺建(右二)向客商介绍野生桑树桑黄的价值及市场前景。

  随着连续两届中国秦岭野生桑树桑黄文化节暨野生桑黄产业发展大会在商南县过风楼镇成功举办,秦岭野生桑树桑黄这一新型医药保健品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商洛较早发现野生桑树桑黄并投身桑黄产业的人,正是过风楼镇的回乡创业青年贺建。
  10月30日,金风送爽。正值秦岭腹地商南新开岭红叶绽放时节,记者来到过风楼镇,走进贺建创办的陕西事事顺景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贺氏农副产品购销商行。货架上摆满了大小不等的桑树桑黄,大的超过1千克,小的仅百余克。贺建指着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野生桑树桩茬上的桑黄介绍说:“这是我从汉中收购回来的。发现桑黄的这棵桑树已经枯死,我就雇人将枯树连同桑黄一起锯下,运回来作为宣传样品。桑树桑黄是秦岭馈赠的珍宝,极为珍贵。”
  贺建身材高大,浓眉大眼,性格爽朗,为人朴实热情。听他娓娓道来,我们了解了他结缘桑黄并致力于发展桑树桑黄产业的经历。
  1988年,贺建出生于商南县过风楼镇一个普通农家。大专毕业后,他先后赴汕头、佛山、深圳等地打工,也曾赴陕北挖煤,后来返乡从事粮食、中药材以及水果蔬菜等生意,终日为生计奔波。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老中医告诉他,桑树枯死部位结出的扇状黄色疙瘩实为宝贝,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建议他从事相关经营,或可成为一门独到生意。贺建便从网上查阅桑树桑黄的药用资料,并走访中医药大夫,深入了解其用途与前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过风楼镇老家的山上寻找桑黄,费了大半天工夫,竟真有所发现。他依照老中医指导用桑黄泡酒,朋友们饮用后均感效果神奇——酒味醇和且有助改善睡眠。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他了解到桑黄按中医药定义专指生长在桑树上的灵芝,因寄生于桑树、肉质金黄而得名,又称桑黄灵芝或桑树灵芝。古代医药典籍中记载为“黄芝”或“金芝”,但现代我国药典尚未收录。按菌物学分类,杨树、桦树、漆树、丁香树等树木上寄生的类似大型真菌也被归为桑黄,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约20多种,其中多数功效不明或缺乏药用价值。在菌物学研究上,桑黄灵芝这一品种于2012年由台湾吴声华教授发现并命名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中文名为桑树桑黄,其药用价值最高,也是国际上唯一被称为“森林黄金”的菌种。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兴起,野生桑黄因其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独特功效,成为全球关注的天然药物资源。
  弄清桑树桑黄的种类与功效价值后,贺建在经营农产品和水果销售的同时,开始涉足桑黄业务。
  2012年,为寻找桑黄资源,贺建赴镇安、柞水、宁强、西乡等县考察,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准确。秦巴山区群众历来有栽桑养蚕的传统,这也为桑树桑黄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看到秦岭野生桑树桑黄蕴藏的巨大潜力,他动员有远见的朋友共同发展桑树桑黄产业,并主攻线上销售。得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有一位教授专门研究桑树桑黄并出版相关著作,他慕名前往听课,学到了丰富的桑黄知识,对产业发展愈发充满信心,并成功动员了4位朋友加入桑树桑黄产业。
  2016年,贺建决心专注桑黄产业。起初亲友并不看好,认为风险难测,但他认定方向便坚持前行。最初一年虽仅收获几十公斤桑黄,但利润可观。
  为做大做强桑树桑黄产业,2018年,贺建注册资金100万元,成立陕西事事顺景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过风楼镇开设桑黄专卖店。他与一位网上结识的朋友合作,共同了解桑黄的产量与购销情况。一次在柞水收购近20公斤桑黄,获利数万元。随后他又赴宁陕县收购,该县长期种桑养蚕,为促使桑树多长叶,常在桑树长至1.2米左右时锯掉主干,锯下的枯木部位往往长出桑黄,产量颇丰。此次购销使他赚得数十万元,信心大增。此后,他陆续赴洋县、留坝县收购桑黄。因业务繁忙,他委托当地一位朋友代为收购。得知湖北恩施一位朋友代为收购100公斤桑黄,他自驾前往,以每公斤1200元收购并转售,再获利数万元。为发展桑黄产业,他足迹遍及甘肃鲁南县、湖南桑植县、云南文山市等地,足迹遍布长江南北。他的一位镇安徒弟通过收购桑树桑黄,一年收入100万元。
  近年来,贺建在发展秦岭野生桑树桑黄产业过程中,每至一地便热情向朋友介绍桑树桑黄的药用、保健价值及独特功效,吸引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桑黄保健产品的研发推广。他首创并连续举办两届秦岭桑树桑黄文化节,以活动弘扬桑黄文化,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不遗余力搭建开放、共享、合作的桑黄产业发展平台。
  在贺建的发起与筹办下,2024年4月13日至14日,“中国秦岭第一届桑树桑黄文化节”在商南县隆重举行,邀请了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西藏、云南、广东等20多个省份的70多位业界代表参与,台湾真菌学会理事长吴声华教授应邀作了关于桑树桑黄科学价值的专题演讲,而野生桑树桑黄现场拍卖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据贺建介绍,6件拍品均征集自藏家,属市场罕见精品。竞拍者均为业内行家,对市场行情与拍品价值有深入了解,全场举牌踊跃,其中一颗重11公斤、产自秦岭的“桑树桑黄王”以20万元起拍,最终由广东蒋先生以202万元竞得。蒋先生表示,他十分看好此桑黄的收藏与升值潜力。后经贺建核实,该成交价创下国内单颗桑树桑黄的最高纪录。
  首届桑黄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坚定了贺建的信心。经他筹办,今年4月12日至13日,中国秦岭第二届桑树桑黄文化节暨野生桑黄产业发展大会在商南过风楼镇举行。湖南中医药大学菌医药研究室、北京陈康林野生药真菌研究院、华山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桑黄协会等机构的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15个省市的桑黄产业经营者、嘉宾共130多人参加了桑黄展销订货会、拍卖会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专家报告会。桑黄商户共签订产品供销协议26单,成交额1200多万元。
  谈及未来规划,贺建表示,公司将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在桑黄菌种优化、活性成分提取等领域实现突破,推动桑黄产品从传统中药材延伸至保健品、护肤品、文旅衍生品等多元领域,形成多样化格局,让秦岭桑树桑黄逐步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成为生态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公司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桑黄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攻关,完善标准体系,以科技赋能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秦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桑黄人工培育、深加工及品牌推广,构建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及更多农户参与桑黄种植,拓宽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