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重走洛惠渠
牛 磊
文章字数:746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洛南县在设备落后、物资短缺、粮食紧张的条件下,举全县之力以血肉之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人工”天河——洛惠渠。60多年来,洛惠渠成了洛南县城区水源的供给线,是洛南人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成为洛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标识。
  ——题记

  水之殇
在秦岭东段南麓的洛河上游
覆盖洛南县保安、永丰、四皓和城关的梁塬
这片黄色的土地

千百年来,被干旱炙烤成焦渴的颜色

“苦瓜梁塬黄柏川,吃水更比吃油难”
梁塬人的心里
焦灼着四十里水之殇

  铭 记
究竟是从哪一天
梁塬开始了为水而战的传奇
那位拥有高瞻远瞩的目光
过人的智慧和胆魄
骑着骡子往返省城10多次的县长
他,知道
那一群在冰天雪地里跋山涉水,目测尺量
发现梁塬和洛河高差密码的人
他们,也知道
还有,洛惠渠工程战斗团里的所有民工
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
——1958年9月5日
这个值得刻骨铭记的日子

  工地交响
应该是嘹亮的军号
牵引出了每一天的工地交响

叮叮当当的凿击声
粗犷豪迈的劳动号子
扛着风钻打炮眼的轰鸣
让大地震颤
一次次胜利的欢呼
让工地沸腾
还有奔跑的风,清脆的鸟鸣
欢唱的洛河水,猎猎招展的红旗
也曾成为某一段音符吧

一曲工地交响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火 焰
他们把背张成坚硬的弓
利箭一样的双臂挥起一阵呼啸的风
那高高举起的铁锤
重重地落在龙头湾的第一钎上
发出响亮的回声
一场战斗打响
冲锋,再冲锋
炮炸老虎嘴、劈开龙山岩、巧凿神仙洞……
哪一次不是背水决战的壮烈
工地上的爆破声
替他们喊出胸中的火焰
——“叫高山低头,引洛水上塬”

  悬崖之上
在悬崖上打入粗木桩
把自己交给绳索
一头系于木桩,一头绑在腰间
他们在峭壁上奋力雕琢
用凿子,用铁锤,用钢钎,用血肉之躯
——甚至用生命

  骨 骼
山的骨骼
到哪里都是坚硬的
而钢铁意志的他们
拥有比山更坚硬的骨头
因此,水的身段
越发柔软乖顺下来
你看,“天河”终于“挂壁”
一渠清水穿峭壁、绕山崖、润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