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加强秋粮生产技术指导
文章字数:956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淑粉)今年以来,极端天气气候对秋粮作物的适时播种、正常生长及后期收获、品质保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实际损失。为全面掌握灾情影响,科学指导抗灾减灾和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确保粮食生产总体稳定,丹凤县农技中心组织各股室骨干力量,下沉至所包的各镇(街道),开展全覆盖、精准化的摸底调查与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丹凤县农技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明确任务分工。各股室将此次摸底指导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深入田间地头,摸清摸实各镇(街道)秋粮作物受灾类型、受灾面积、减产程度,特别是因长期阴雨导致的秋收进度滞后、已收获粮食发芽霉变情况以及秋播工作面临的困难。各股室技术人员分赴所包镇(街道),与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晾晒场地以及尚未收割的田间,通过实地查看、现场测量、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详细记录不同地块、不同作物的受损情况,初步评估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幅度。同时,密切关注秋播墒情和进度,了解旱涝对播种出苗的潜在影响及后续应对情况。
针对摸底中发现的问题,技术人员现场提供解决方案。对于成熟且易发芽霉变的作物,指导农户抓住晴好间隙,优先抢收;对已收获但无法及时晾晒的粮食,指导农户采取机械烘干、通风储存、离地存放等应急措施,防止霉变损失进一步扩大;对发生霉变的粮食,指导农户进行分拣分类,明确食用、饲用界限,防止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根据当前土壤墒情和天气预报,指导农户适时抢墒播种或调整播种方式,推荐选用适宜的早熟或耐渍品种,指导做好种子处理、肥料运筹及播后田间管理,为明年夏粮生产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媒体发布《丹凤县“三秋”生产主要作物技术指导意见》《2025年小麦抗湿应变播种技术指导意见》,宣传推广“优选品种、以种补晚,增施底肥、以肥补晚,增加播量、以密补晚,强化田管、以技补晚,肥水齐发、一促到底”等技术。
技术人员在摸底过程中,耐心向农户解释当前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传达政府及农业部门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抗灾减灾的决心,普及科学储粮、适时播种、灾后管理知识,帮助农户树立信心,积极投入到生产自救中来。目前,农技中心的摸底指导工作正在各镇(街道)有序、深入推进。农技中心将根据此次摸底结果,进一步细化技术方案,强化跟踪服务,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协助广大农户克服困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丹凤县农技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明确任务分工。各股室将此次摸底指导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深入田间地头,摸清摸实各镇(街道)秋粮作物受灾类型、受灾面积、减产程度,特别是因长期阴雨导致的秋收进度滞后、已收获粮食发芽霉变情况以及秋播工作面临的困难。各股室技术人员分赴所包镇(街道),与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晾晒场地以及尚未收割的田间,通过实地查看、现场测量、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详细记录不同地块、不同作物的受损情况,初步评估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幅度。同时,密切关注秋播墒情和进度,了解旱涝对播种出苗的潜在影响及后续应对情况。
针对摸底中发现的问题,技术人员现场提供解决方案。对于成熟且易发芽霉变的作物,指导农户抓住晴好间隙,优先抢收;对已收获但无法及时晾晒的粮食,指导农户采取机械烘干、通风储存、离地存放等应急措施,防止霉变损失进一步扩大;对发生霉变的粮食,指导农户进行分拣分类,明确食用、饲用界限,防止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根据当前土壤墒情和天气预报,指导农户适时抢墒播种或调整播种方式,推荐选用适宜的早熟或耐渍品种,指导做好种子处理、肥料运筹及播后田间管理,为明年夏粮生产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媒体发布《丹凤县“三秋”生产主要作物技术指导意见》《2025年小麦抗湿应变播种技术指导意见》,宣传推广“优选品种、以种补晚,增施底肥、以肥补晚,增加播量、以密补晚,强化田管、以技补晚,肥水齐发、一促到底”等技术。
技术人员在摸底过程中,耐心向农户解释当前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传达政府及农业部门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抗灾减灾的决心,普及科学储粮、适时播种、灾后管理知识,帮助农户树立信心,积极投入到生产自救中来。目前,农技中心的摸底指导工作正在各镇(街道)有序、深入推进。农技中心将根据此次摸底结果,进一步细化技术方案,强化跟踪服务,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协助广大农户克服困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