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条有尽头的河
					
						
						文章字数:1894
						
						  终于,时间的长河将这样一个性格倔强的女人推向了中年的渡口。
40岁以后,我默然接受了身体的病痛以及青春期孩子给予的种种反抗。然而,彻底将人生分成两半的是44岁夏末初秋的一个午后,父亲因一场交通意外猝然离世,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曾经那个急躁、热情、对生活充满好奇的我,变得缓慢、平静、沉默,陷入深不见底的虚无。在这异常难熬的时间里,我时常恍惚,一遍遍回想8月13日下午接到弟弟的电话赶往医院时的场景,先是急诊抢救,再是医生通知手术,接着进ICU,晚上拿了陪宿的东西刚到医院,医生说病人没了血压要马上抢救,21时47分,父亲的心电图成了一条直线,紧接着是葬礼,我将脸贴在冰棺上,大声哭喊:“爸,你醒来,你回来!”亲人们都在哭,灵堂搭起来了,满院子都是人。
葬礼过后,我一次次跑到父亲的菜园子和他工作过的停车场,躺在他的床上,穿着他的衣服,总觉得他没有离开,只是不会再回来。父亲一生勤勉,养育了四个子女,工作到离世的当天,以他的本分、质朴、勤劳和担当赢得了儿女和亲友的尊重......
父亲也并非完人,他性格倔强,晚年脾气暴躁。年轻时,家里孩子多,负担重,他事事心气高,从不落后于人,不知疲倦地忙生计。记得小时候播放《西游记》,我带着弟弟去邻居家看电视被拒,第二天他就去买了一台海雁牌彩电,只是后来去百货商店买电视机罩子被营业员嘲笑了一番,说咋看他都不像个有电视,何况还是有彩电的农民,这是后话。那以后很多年,我们家的日子在村里都是数得着的。2012年开始,他和大弟弟陆续生病,又因民间信贷问题投资失误,多年的积蓄荡然无存。可即便没有积蓄,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家里有稳定房租,生活无虞,加上他脑子活,总有一些劳务收入,完全有资格安享晚年,儿女理想中父亲的晚年是含饴弄孙尽享人伦之乐,可一个勤奋且固执了一辈子的人哪那么容易停下来?他把精力从赚钱转移到了种地,即便是他年轻的时候我也没有感觉到他那么热爱过土地。
现在想来,我和父亲争吵最多的原因也是他爱种地,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父亲晚年疾病缠身,60岁后经历过三次心脏手术,68岁罹患胃癌,做了胃全切手术,次年因不遵医嘱不注意保养,做了肠道手术,他患有眼疾,做过白内障手术,下雨天从梯子摔下来骨折过等等。每回他从医院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背着家人,偷偷去他的菜园子。用他的话说,他种地不图钱,是个爱好。我们给他算账,种地实在太不划算,要投入大量精力,还有化肥农药之类,儿女都在外上班,母亲身体不好且有几个孙子要照管,没人给他帮忙,加上地里产出的菜和庄稼吃不完,去处也是个问题,都劝他不要种那么多地。几年前我五大为了让老爸少种地且增加收入,请他去帮着经管自家的停车场。哪知老爸在停车场的空地竟开了荒,换班回来紧跟着去他的菜园子,人反而更加忙碌。
父亲二七过完,因女儿开学,我从娘家搬回自己家。没有了长女和长姐的人设限制,我不用顾忌母亲和任何人的感受,每天浑浑噩噩,吃得很少,喝醉过好几次,最严重的一次吐了胃液和胆汁,昏睡了一天。那段时间不听电话,不回微信,除了跟家人外几乎不说话,感觉世界与自己无关了,只是让一切随着时间流逝。没办法工作,没办法尽人母的责任,甚至没办法与人正常交往。是的,我彻底承认了自己的脆弱,以往的人生,因为有双亲的庇护,热气腾腾张牙舞爪地活着。我很像父亲,长相、性格、酷爱阅读的习惯都像,仔细回想这样一种离开的方式,是我认识了44年的他,固执、倔强,不给子女添一丁点麻烦。
父亲的离去,是我人生中一个巨大的停顿,他以这种决绝的方式,给那个终日忙于为自己制定计划的女儿,给那个自我评价极低的女儿,一个巨大的提醒,每个人都是这尘世间匆匆过客,只在光阴里短暂驻足。这世间一切,的确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生命是条有尽头的河。
也是父亲的离去,让我和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子再一次有了深深的链接。我一次次走过父亲的田园,看着辣椒、冬瓜、玉米各种蔬菜在早秋的桂香中生机勃勃。我看见父亲在每块地里整齐地布满了水管,我走进父亲的工具房,各种工具摆放有序,秋天准备撒下的种子装在玻璃瓶里,一切井然,门口的小凳子还在,门甚至没有上锁,只是再也等不到主人……在那个小山坡上,泪水一次次流淌,又一次次风干。我想,至少在劳作的时候,父亲是喜悦的,他那双粗糙的手,撒下种子,浇灌幼苗,拔草除虫,将最好的果实留给他的儿女,我也终于理解了他的固执,父爱是条没有尽头的河,儿女在哪儿就流向哪儿。
深深地感谢那片土地上的人,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们,感谢送我父亲上山的父老乡亲们;一起长大的情分是同学、同事、知己好友或这世上别的其他人永远所没有的,你们陪着我流泪,你们帮我把你们的亲人——我的父亲安葬。那片土地,是我这一生最牵挂的地方。
					
                40岁以后,我默然接受了身体的病痛以及青春期孩子给予的种种反抗。然而,彻底将人生分成两半的是44岁夏末初秋的一个午后,父亲因一场交通意外猝然离世,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曾经那个急躁、热情、对生活充满好奇的我,变得缓慢、平静、沉默,陷入深不见底的虚无。在这异常难熬的时间里,我时常恍惚,一遍遍回想8月13日下午接到弟弟的电话赶往医院时的场景,先是急诊抢救,再是医生通知手术,接着进ICU,晚上拿了陪宿的东西刚到医院,医生说病人没了血压要马上抢救,21时47分,父亲的心电图成了一条直线,紧接着是葬礼,我将脸贴在冰棺上,大声哭喊:“爸,你醒来,你回来!”亲人们都在哭,灵堂搭起来了,满院子都是人。
葬礼过后,我一次次跑到父亲的菜园子和他工作过的停车场,躺在他的床上,穿着他的衣服,总觉得他没有离开,只是不会再回来。父亲一生勤勉,养育了四个子女,工作到离世的当天,以他的本分、质朴、勤劳和担当赢得了儿女和亲友的尊重......
父亲也并非完人,他性格倔强,晚年脾气暴躁。年轻时,家里孩子多,负担重,他事事心气高,从不落后于人,不知疲倦地忙生计。记得小时候播放《西游记》,我带着弟弟去邻居家看电视被拒,第二天他就去买了一台海雁牌彩电,只是后来去百货商店买电视机罩子被营业员嘲笑了一番,说咋看他都不像个有电视,何况还是有彩电的农民,这是后话。那以后很多年,我们家的日子在村里都是数得着的。2012年开始,他和大弟弟陆续生病,又因民间信贷问题投资失误,多年的积蓄荡然无存。可即便没有积蓄,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家里有稳定房租,生活无虞,加上他脑子活,总有一些劳务收入,完全有资格安享晚年,儿女理想中父亲的晚年是含饴弄孙尽享人伦之乐,可一个勤奋且固执了一辈子的人哪那么容易停下来?他把精力从赚钱转移到了种地,即便是他年轻的时候我也没有感觉到他那么热爱过土地。
现在想来,我和父亲争吵最多的原因也是他爱种地,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父亲晚年疾病缠身,60岁后经历过三次心脏手术,68岁罹患胃癌,做了胃全切手术,次年因不遵医嘱不注意保养,做了肠道手术,他患有眼疾,做过白内障手术,下雨天从梯子摔下来骨折过等等。每回他从医院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背着家人,偷偷去他的菜园子。用他的话说,他种地不图钱,是个爱好。我们给他算账,种地实在太不划算,要投入大量精力,还有化肥农药之类,儿女都在外上班,母亲身体不好且有几个孙子要照管,没人给他帮忙,加上地里产出的菜和庄稼吃不完,去处也是个问题,都劝他不要种那么多地。几年前我五大为了让老爸少种地且增加收入,请他去帮着经管自家的停车场。哪知老爸在停车场的空地竟开了荒,换班回来紧跟着去他的菜园子,人反而更加忙碌。
父亲二七过完,因女儿开学,我从娘家搬回自己家。没有了长女和长姐的人设限制,我不用顾忌母亲和任何人的感受,每天浑浑噩噩,吃得很少,喝醉过好几次,最严重的一次吐了胃液和胆汁,昏睡了一天。那段时间不听电话,不回微信,除了跟家人外几乎不说话,感觉世界与自己无关了,只是让一切随着时间流逝。没办法工作,没办法尽人母的责任,甚至没办法与人正常交往。是的,我彻底承认了自己的脆弱,以往的人生,因为有双亲的庇护,热气腾腾张牙舞爪地活着。我很像父亲,长相、性格、酷爱阅读的习惯都像,仔细回想这样一种离开的方式,是我认识了44年的他,固执、倔强,不给子女添一丁点麻烦。
父亲的离去,是我人生中一个巨大的停顿,他以这种决绝的方式,给那个终日忙于为自己制定计划的女儿,给那个自我评价极低的女儿,一个巨大的提醒,每个人都是这尘世间匆匆过客,只在光阴里短暂驻足。这世间一切,的确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生命是条有尽头的河。
也是父亲的离去,让我和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子再一次有了深深的链接。我一次次走过父亲的田园,看着辣椒、冬瓜、玉米各种蔬菜在早秋的桂香中生机勃勃。我看见父亲在每块地里整齐地布满了水管,我走进父亲的工具房,各种工具摆放有序,秋天准备撒下的种子装在玻璃瓶里,一切井然,门口的小凳子还在,门甚至没有上锁,只是再也等不到主人……在那个小山坡上,泪水一次次流淌,又一次次风干。我想,至少在劳作的时候,父亲是喜悦的,他那双粗糙的手,撒下种子,浇灌幼苗,拔草除虫,将最好的果实留给他的儿女,我也终于理解了他的固执,父爱是条没有尽头的河,儿女在哪儿就流向哪儿。
深深地感谢那片土地上的人,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们,感谢送我父亲上山的父老乡亲们;一起长大的情分是同学、同事、知己好友或这世上别的其他人永远所没有的,你们陪着我流泪,你们帮我把你们的亲人——我的父亲安葬。那片土地,是我这一生最牵挂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