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三维发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文章字数:1158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健全机制抓实“里子”,美化环境擦亮“面子”,壮大经济做厚“底子”,从基层治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三大维度精准施策,让乡村既有“高颜值”,更有“好光景”,推动乡村面貌提质、发展动能升级、群众生活向好。
商南县聚焦产业多元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建立“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县级领导包抓推进、部门单位联村指导、镇村干部一线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完善党建引领治理架构,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选聘片长1267名,优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功能,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构建起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体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指导各村每季度更新“红黑榜”,设立省级跟踪观察点1个,着力整治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创新乡村治理实践载体,全面推广“云端党群服务中心”“道德银行”等数字化、积分制治理模式,在128个村建立“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推荐各级好人、模范9人次,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商南县统筹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工作,常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健全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以“干净商南”创建为抓手,投入资金1438万元,建立调度通报、暗访督查等六项机制,新配备垃圾桶1.2万个、移动中转箱5个,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96.15%,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重点镇村新建污水处理厂8座、污水处理站8座,完成12个移民安置点污水处理项目,新建污水管道112.57公里,同步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立健全设施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成果,统筹国省改厕奖补资金,全面推进户厕改造,目前,全县卫生厕所总数46164座,普及率83.5%,其中“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卫生条件大幅提升。
商南县制定出台支持农业发展政策措施,以“消薄培强”行动为抓手,加快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入股分红型、农旅融合型等新型集体经济,不断推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持续做大特色农业集群,强化农业品牌培育,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县已有10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个产品获有机认证,13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商南茶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同步实施村集体经济“固强培弱”行动,加强“三资”监管,目前,全县1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2.4万亩,发展集体产业131个,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2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7%。如今,商南县依托“一域游”,把茶园、冷泉鱼基地、美丽乡村串成旅游线路,带动村民通过农家乐、民宿、特产销售增收,“游山水商南、品农家风味”成了新名片,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又添了一笔热闹的“烟火气”。
商南县聚焦产业多元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建立“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县级领导包抓推进、部门单位联村指导、镇村干部一线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完善党建引领治理架构,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选聘片长1267名,优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功能,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构建起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体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指导各村每季度更新“红黑榜”,设立省级跟踪观察点1个,着力整治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创新乡村治理实践载体,全面推广“云端党群服务中心”“道德银行”等数字化、积分制治理模式,在128个村建立“道德银行”,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推荐各级好人、模范9人次,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商南县统筹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工作,常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健全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以“干净商南”创建为抓手,投入资金1438万元,建立调度通报、暗访督查等六项机制,新配备垃圾桶1.2万个、移动中转箱5个,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96.15%,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重点镇村新建污水处理厂8座、污水处理站8座,完成12个移民安置点污水处理项目,新建污水管道112.57公里,同步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立健全设施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成果,统筹国省改厕奖补资金,全面推进户厕改造,目前,全县卫生厕所总数46164座,普及率83.5%,其中“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卫生条件大幅提升。
商南县制定出台支持农业发展政策措施,以“消薄培强”行动为抓手,加快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入股分红型、农旅融合型等新型集体经济,不断推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持续做大特色农业集群,强化农业品牌培育,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县已有10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个产品获有机认证,13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商南茶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同步实施村集体经济“固强培弱”行动,加强“三资”监管,目前,全县1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2.4万亩,发展集体产业131个,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2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7%。如今,商南县依托“一域游”,把茶园、冷泉鱼基地、美丽乡村串成旅游线路,带动村民通过农家乐、民宿、特产销售增收,“游山水商南、品农家风味”成了新名片,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又添了一笔热闹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