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莲湖四季
刘惜
文章字数:1649
  商州的莲湖,原是极平常的。不过一泓浅水,几片荷叶,点缀着城中一隅罢了。然而四时更迭,晨昏交替,这莲湖却显出别样的风情来,倒成了商州人心中一块温润的玉。
  春日的莲湖,是怯生生的。残冰初融,湖水泛着青灰色的光泽,像极了以前商州人冬日里常穿的粗布衣裳。荷叶尚未冒出水面,只有几根枯黄的茎秆斜斜地插在泥中,倒映在水里,成了歪歪扭扭的墨线。倒是湖畔的柳树早得了春意,枝条上爆出嫩黄的芽来,在风中轻轻摇曳,将影子投在湖面上,便成了一幅会流动的水墨画。
  商州人最是耐得住性子。虽已立春,仍裹着厚厚的棉衣在湖边踱步。偶尔有孩子挣脱母亲的手,跑到湖边捡拾冰碴,却被母亲一把拽回,嗔道:“冻坏了手,看你还怎么写字!”那孩子便噘着嘴,眼巴巴地望着湖面,仿佛在等待什么奇迹发生。其实他心里清楚,要等到荷叶浮出水面,还需些时日。
  待到谷雨前后,莲湖便渐渐有了生机。先是水面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波纹,接着便见一点嫩绿浮出,像极了画家不慎滴落的颜料。这绿点渐渐扩大,成了圆圆的荷叶,起初只有铜钱大小,不几日便大如碗口了。商州人此时才真正舒展开眉头,三三两两地来到湖边,指点着新生的荷叶,谈论着往年的莲开得如何丰盛。
  夏日的莲湖,是泼辣的。荷叶密密匝匝地铺满了湖面,挨挨挤挤的,像极了商州集市上熙攘的人群。阳光照在荷叶上,那绿色便浓得化不开,偶尔有几滴露珠滚落,在叶面上留下蜿蜒的水痕,倒像是荷叶在流泪。荷花这时也开了,白的如雪,粉的似霞,高高地擎在叶丛中,颇有几分傲然的气度。
  商州人此时便有了去处。清晨,老人们提着鸟笼,在湖边寻一处荫凉,听着鸟鸣,看着荷花,偶尔对弈一局,倒也十分惬意。晌午时分,小贩们推着车,在湖畔叫卖凉粉、浆水鱼鱼,孩子们围着车子转,眼睛盯着食物,手里攥着汗津津的硬币。最热闹的是傍晚,劳作了一天的商州人来到湖边,坐在石凳上,纳凉闲话。湖风裹着荷香拂面,将白日的燥热一扫而空。
  有几个文人雅士,常携了纸笔,坐在湖心亭中写生。他们笔下的荷花,或含苞,或怒放,姿态各异。偶尔有卖莲蓬的小船划过,他们便买上几个,剥了莲子,边吃边谈。那莲子清甜中带着微苦,倒像是他们口中吟诵的诗句。
  秋日的莲湖,是慷慨的。荷叶渐渐褪去了鲜绿,边缘泛起枯黄,像被时光镀上了一层金边。荷花谢了,留下一个个莲蓬,低垂着头,仿佛在向湖心致谢。此时湖面便热闹起来,采莲人撑着竹篙,在荷叶间穿梭,将莲蓬一个个采下,堆在船头,小山似的。
  商州人此时便有了口福。新鲜的莲子上市,主妇们买回家去,或煮糖水,或炖银耳,满屋子都是清香。莲蓬晒干了,孩子们便拿来玩耍,剥出莲子当弹子,或者串成项链挂在脖子上。最妙的是莲藕,挖出来时还带着淤泥,洗净了却雪白如玉,切片清炒,或是炖汤,都是难得的美味。秋风渐起,枯黄的荷叶一片片倒下,浮在水面上,像一只只漂泊的小船。湖水也渐渐清了,可以看见水下的莲藕,白生生的。几个人在湖边垂钓,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与枯荷残梗交织在一起,竟有几分凄美的意味。
  冬日的莲湖,是沉静的。荷叶早已无影无踪,湖面结了一层薄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偶有几根折断的荷梗露在冰面上,黑褐色的,像极了商州老人手上的青筋。湖畔的柳树也秃了,枝条在寒风中颤抖,将影子投在冰面上,便成了支离破碎的线条。
  商州人此时便少来湖边了。只有几个散步的老人,在寒风中慢慢走动,偶尔停下来,对着湖面呵一口气,看那白雾在眼前散开。孩子们却不怕冷,拿着石头砸冰,看冰面裂开的纹路,或是将冰凿出一个小洞,用草茎去钓那些昏昏欲睡的鱼。最有趣的是下雪天。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湖面上,很快便积了厚厚的一层,将湖面盖得严严实实。此时的莲湖便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水。偶尔有麻雀飞来,在雪地上留下细小的爪印,转瞬又被新雪覆盖。商州人躲在屋里,透过结霜的窗户望着雪中的莲湖,心里描绘着来年的蓝图。
  四季轮回,莲湖始终在那里。它见证了商州的变迁,承载着商州人的记忆。春日的期盼,夏日的欢愉,秋日的收获,冬日的沉思,都在这湖水中荡漾开来,最终沉淀为商州人生命的一部分。这莲湖,便是商州的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