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雨幕中的守护
本报通讯员 王 泽
文章字数:1080
  骤雨如注,裹挟着山洪漫过镇安县茅坪回族镇的部分路段。
  近日,一场突发强降雨突袭这座山间小镇,路面积水成河、部分路面坍塌、民房进水,群众的出行路被阻断,财产安全悬于一线。危急时刻,镇安县公安局茅坪派出所的民辅警们闻“汛”而动,在浊浪与泥泞中筑起一道守护群众的“铜墙铁壁”。
  雨幕里的警灯,是最安心的“导航标”。强降雨导致辖区多处路段积水过膝,车轮碾过水面溅起半米高的水花,视线受阻的驾驶员面露焦灼。民警们迅速扛起警示牌冲向易涝点,雨衣下的警服早已湿透,雨水顺着帽檐流进眼里,他们却顾不上擦拭——有的站在积水深处疏导车流,用沙哑的嗓音提醒“慢点开,前面水深”;有的手持扩音器劝返过往车辆,耐心解释“绕路虽远,安全第一”,闪烁的警灯穿透雨雾,成为暴雨中群众最易识别的“安全信号”。从午后到深夜,他们的身影始终定格在车流旁,直到最后一辆车安全驶离危险路段,路面恢复畅通,才拖着灌了铅的双腿挪回派出所。
  积水里的脚印,是最温暖的“承诺”。“警察同志,我家进水了,家具都泡了!”深夜11点,报警电话急促响起。民警们抓起救生衣就往现场赶,抵达时,居民家的堂屋已积水很深,他们正手足无措地抢救家电。“别慌,我们来帮您!”民警们挽起裤脚,赤脚蹚进冰冷的积水中,有的用脸盆舀水,有的扛着水桶往外倒,浑浊的泥水溅满了警服,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与雨水混在一起。清理间隙,民警还不忘叮嘱“把电源拔了,注意防触电”“门口垫点沙袋,别让水再进来”。直到凌晨2点,屋内积水基本排净,看到老两口舒展的眉头,浑身是泥的民警们才笑着说:“有事再给我们打电话。”
  坍塌处的警戒带,是最坚实的“防线”。次日清晨,雨势稍歇,民警们又踏上巡逻路。行至一处山间路段时,突然发现路面出现近两米长的裂缝,部分路基已松动,下方就是陡坡,一旦有车辆经过,后果不堪设想。民警们立即分工,有的跑回所里取警示标志,有的在危险区域周边拉警戒带,有的守在路口劝导行人绕行。“师傅,前面路塌了,不能过,我给您指条安全的道。”面对想要抄近路的村民,民警反复耐心劝说。随后,他们又配合镇政府和抢修人员,扛着铁锹清理坍塌的土石,双手被磨得通红也不停歇。夕阳西下时,临时便道打通,看着村民们安全通行的身影,民警们才松了口气。
  雨过天晴,茅坪回族镇的街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唯有墙角未干的水痕,记录着这场与汛情的较量。茅坪派出所的民辅警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身泥、一身汗”的坚守,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写在了雨幕里、积水中、坍塌处。那抹穿梭在风雨中的“警察蓝”,早已成为群众心中最安心的色彩,如同雨后初升的朝阳,温暖着这座山间小镇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