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村 香菇基地奏响“增收曲”
文章字数:745
“今年香菇长势特别好,我在这儿干活,这几天主要是采摘、剪香菇腿,年收入能增加5000多块钱呢!”9月16日,商南县十里坪镇西坪村村民王秀香一边麻利地采收,一边乐呵呵地说。
走进西坪村香菇产业园,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菌棒整齐摆放,朵朵香菇破棒而出,长势喜人。村民手法娴熟地采摘着一朵朵肥厚的香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西坪村地处秦巴山区,曾经因交通不便、产业单一而发展滞后。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将香菇种植作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香菇大棚建设,让小香菇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伞”。“目前全村已建成标准化香菇大棚22座,年产鲜菇超过8万公斤,年产值达35万多元,带动20多户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西坪村党支部书记井家红介绍,“我们村香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赋能。村里通过引进优质菌种和立体栽培技术,推广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设备,实现香菇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管理。同时,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香菇品质绿色、安全、可追溯,产品远销西安、武汉等大城市。”
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更是乡村振兴的新气象。每到采收旺季,村里都会组织集中采收,优先聘用脱贫户和留守妇女参与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翁春红笑着说:“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在香菇基地干活,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朵朵香菇,撑起了西坪村群众的致富梦;座座大棚,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路。井家红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菌棚规模,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引入菌包生产、香菇深加工等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基地还将探索菌菇采摘体验游,推动农旅融合,带领更多群众在小香菇里做出大文章。”
走进西坪村香菇产业园,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菌棒整齐摆放,朵朵香菇破棒而出,长势喜人。村民手法娴熟地采摘着一朵朵肥厚的香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西坪村地处秦巴山区,曾经因交通不便、产业单一而发展滞后。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将香菇种植作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香菇大棚建设,让小香菇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伞”。“目前全村已建成标准化香菇大棚22座,年产鲜菇超过8万公斤,年产值达35万多元,带动20多户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西坪村党支部书记井家红介绍,“我们村香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赋能。村里通过引进优质菌种和立体栽培技术,推广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设备,实现香菇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管理。同时,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香菇品质绿色、安全、可追溯,产品远销西安、武汉等大城市。”
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更是乡村振兴的新气象。每到采收旺季,村里都会组织集中采收,优先聘用脱贫户和留守妇女参与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翁春红笑着说:“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在香菇基地干活,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朵朵香菇,撑起了西坪村群众的致富梦;座座大棚,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路。井家红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菌棚规模,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引入菌包生产、香菇深加工等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基地还将探索菌菇采摘体验游,推动农旅融合,带领更多群众在小香菇里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