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外伤联审办实事 专项治理解民忧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汤 洁
文章字数:1013
  “本来以为要很久才能办理好,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报销手续,不然还不知道家里借的这十几万的医疗费用该怎么还。”9月29日,家住商南县金丝峡镇白玉河口村的村民越某激动地说,感慨报销手续远超预期的快捷——这份及时的报销,让他得以缓解10余万元医疗费用的压力。
  今年4月份,越某在家中二楼晾晒黄姜时不慎从楼梯上摔倒,造成腰椎、骨盆骨折,被送往唐都医院做了手术,近19万元的治疗费让家人犯了难。由于是外伤,无法在异地直接结算,需要回到本地进行手工报销。面对高额的个人垫付资金,越某觉得早日拿到医保报销款就是他们家的头等急事。
  越某医疗费用能够快速报销源于商南县今年针对医保基金领域的专项治理。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医保基金领域群众急难愁盼,由一名纪委常委带队、第一纪检监察室联合驻县卫健局纪检组,深入县医保局、县医院、基层村(社区)等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监督责任清单,建立重点任务台账,强化党组主体责任和部门责任,精准指出医保外伤报销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针对群众外伤调查报销手续复杂、违规报销医保基金等问题,推动县医保局牵头县公安局、县法院、县司法局、县卫健局等7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建立意外伤害患者医疗费用联审机制,不定期通过公安交警车祸处理、110系统、法院判决、工伤保险报销等信息联合比对,排除由第三方承担责任的费用医保报销,提升意外伤害患者费用报销联审的实用性、精准度,着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使用。县医保局将外伤联审机制的落实作为医保基金领域群众身边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完善外伤案件联审调查机制、简化原来复杂的调查审核和报销制度,逐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和联合执法体系制度建设,持续开展医保基金违规使用专项治理行动。针对伤情重、费用大、存疑点的案件,由医保、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深入实地开展调查,高效完成意外伤害案件责任认定、审核和报销工作,让患者及时得到医保报销,外伤审核时间大约缩短到原来的30%。
  “没想到现在医保政策这么好,而且服务也好,让我少跑路,真正把事情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越某说。
  由于及时高效的审核,越某很快拿到了119970.38元的医保报销款。调查组还发现越某家里情况比较特殊,医保工作人员又为他申请了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20413.18元,最后越某自己只花了44766.12元。
  据初步统计,2023年以来,商南县共发生意外伤害4500余人次,外伤联审4425人次,联合入户调查444起,经调查不符合外伤报销的29起,节约医保资金943521.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