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红色驿站:新就业群体的温暖家园
本报记者 胡 蝶
文章字数:1296
    快递员在“鹤城红色驿站”充电休息

  8月15日中午14时,天空飘起了雨,商州区江南小区“鹤城红色驿站”进来了几位快递骑手。他们在空调旁的沙发上坐下,有的戴上耳机闭眼小憩,有的麻利地给手机充上电,还有的借用了一把雨伞就又匆匆走了出去。
  “一进门,凉快多了。”快递员郭辉说。在他看来,这个成立近3年的“红色驿站”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全城跑单,时不时地会把这里作为一个补充能量的“中转站”。
  “以前没这个驿站的时候,很不方便,出门要自己带水杯子装热水。”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说,“现在中午能来休息一下,给手机充电、喝热水。夏天天热,下午货还没回来的时候,在这里等,就不用像以前那样,到处找阴凉地休息了。这里给我们了一个专属休息空间,真的像有了一个家一样。”
  郭辉是预备党员,除了来这里休息,每周还会来此开会、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进行快递行业业务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等。
  “以前送货,客户要求放哪儿,容易丢,发生争吵。现在放这里,有监控,投诉事件显著减少。”负责全城范围上门取件的快递员周星说,他负责的工作范围大,上门取件的客户寄件时间有所不便,就可以随时把寄件放这里,写上取件码;他快递车上货放不下,也不用回公司,直接放这里,减少来回跑的时间;快递车没电、没气了,随时可以来充电、打气……
  “一般的快递驿站只有空调,没有休息区。这里有沙发、有茶叶,至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喝点儿茶。路边的环卫工人、外卖骑手也随时可以进来休息。”周星说,对他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快递驿站”,增加了许多一般“快递驿站”没有的新功能。
  随着电商物流的蓬勃发展,快递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需求。为破解快递末端配送难题,同时强化新业态党建服务,商州区快递业党支部创新打造“鹤城红色驿站”,以党建引领快递服务升级,既解决了居民“取件难”问题,又搭建起党群连心的“红色桥梁”,同时,还给快递员这个新就业群体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园。
  “这里最初就是我们圆通标准的快递驿站,收、取快递,为快递员提供休息、便利的地方。现在居民可以在这里寄、取几乎所有快递公司的快递。”商州区江南小区“鹤城红色驿站”的负责人、商州区快递业党支部书记潘炜说,她是浙江丽水人,嫁到商洛,一直在圆通公司工作,看着商洛的快递行业一点一点成长成熟起来。
  据潘炜介绍,2021年8月,商州区快递业党支部成立,以党建为引领,用组织建设与服务保障破题,精心打造“暖新驿站”,更好地服务群众。后来城区驿站越来越多,目前,商州区快递业党支部在城区共建起79家快递驿站、3处“鹤城红色驿站”以及7个与城管保洁共享的休息室,为快递员建起一个个温暖的家园。快递员可以用驿站提供的充电器给手机充电,可以在驿站热饭、喝热水,如果身体不舒服,管理员会从应急药箱里,为骑手们对症取药。这些遍布街巷的“避风港”,让风尘仆仆的骑手们得以享用片刻的休息时光。
  同时,商州区快递业党支部通过驿站吸纳快递员担任“流动网格员”,鼓励他们在派件途中发现安全隐患、社情民意时“随手拍、即时报”,推动快递员这个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周星表示:“有了驿站,我们累了能休息,还能为社区出份力,这种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