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小联络站 联出大民生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阮少楠
文章字数:1166
  “苏煜,你给娃买的校服到村部了,记得拿呀。”7月25日傍晚时分,商南县过风楼镇八里坡村党支部书记陶兴宏路过该村核桃坪组村民苏煜家时高声喊道。
  正在家门口地里收油菜的苏煜闻声笑着答应道:“知道啦,谢谢陶书记!”
  八里坡村地处深山,下辖13个村民小组,最远的下阳坡组距村党群服务中心有5千米。以前,村民网购的快递只能送到22千米外的过风楼镇瑞祥超市,取一次快递要花大半天时间。
  “光油钱来回就得50多元,有时候买双10块钱的袜子,取回来反而亏本。”陶兴宏算起这笔账时,眼神里满是无奈。
  2024年,在八里坡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一次代表小组会上,“快递难”成为村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68条意见里,有57条都提到了希望解决快递收发难题。“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身为商南县人大代表的陶兴宏在代表小组会议上拍了板,联络站随即腾出20平方米的地方,用来存放群众的快递,自此,八里坡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架起了一道镇村之间、代表与群众之间的“快递连心桥”。
  如今,联络站的快递存放点俨然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群众只要来取快递,都会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来坐坐,寒暄几句,拉拉家常,群众取快递方便了,干群关系也更近了。
  “刚开始就是想帮大家省点事,没想到解决了大问题。”陶兴宏手指着存放在联络站的快递说,八里坡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自运行以来,累计代收快递600多件,为村民节省交通成本近5000元。更意外的是,快递业务还带动了村里的土特产销售,去年全村通过微信等平台销售蜂蜜、香菇、花椒等土特产,收入1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了近一倍。
  在八里坡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公示栏里,“代表办实事清单”格外醒目:在八里坡村建成急救分站,解决水沟片区看病难问题;在核桃坪组修缮加固河道挡墙120米;完成核桃坪组以工代赈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加固河堤570米,新建河堤475米、引水管50米、拦水坝4个);投放7万尾鱼苗,发展冷水鱼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完成核桃坪小区农房改造14户,改善居住环境;在八里坡村修建慈善便民桥2座;完成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户;县、镇卫生院联合为60岁以上老人开展义诊活动2次……
  村民议事会成员叶有贵说:“联络站成了‘民情气象站’,代表们把群众的‘吐槽’变成‘点赞’,这才是真履职。”
  如今,八里坡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快递存放点,除了包裹还多了些特殊物品:村民托代表给城里儿女捎带的蔬菜、需要代缴的水电费单据、孩子们写给县城夏令营小伙伴的书信等。陶兴宏说:“这些包裹装的不仅是快递,更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夕阳西下,八里坡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灯还亮着。陶兴宏正在整理明天要捎往过风楼镇上的快递,其中有村民匡芹给女儿寄的新摘的桃子。“明早得尽早发往兰州,不然就不新鲜了。”他小心翼翼地在泡沫箱里垫上软纸,就像在呵护一份沉甸甸的爱。这个小小的联络站,正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在大山深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