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檐下猫影
辛 妍
文章字数:1449
  盛夏的雨丝斜斜掠过窗玻璃,将城市霓虹晕染成模糊的光斑。我蜷缩在书房角落,翻出那本边角磨损的相册,泛黄的照片上,爷爷戴着草帽蹲在灶台前,花狸脖颈处晃动的红绳铃铛清晰可见,细碎的光影里,仿佛又听见叮叮当当的声响。那时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我和爷爷奶奶守着老宅,而这两只猫,成了我童年最温暖的慰藉。
  花狸初来乍到的模样,我至今记得真切。那时我刚满八岁,在放学路上撞见爷爷抱着个竹篮。掀开蓝布的瞬间,三色花纹的小脑袋探出来,粉嫩嫩的鼻尖轻轻蹭过我的手背,痒得我咯咯直笑。爷爷特意用红绳系了个铃铛挂在它颈间,说这样便能随时知道猫儿的行踪。清脆的铃声伴着花狸轻盈的步伐,成了老宅最灵动的音符。每当思念父母的情绪漫上来,花狸总会踏着铃声跳上我的膝盖,用柔软的毛发蹭着我的脸颊,仿佛在无声地安慰我。
  它总爱在晒谷场的石碾子上,看我在田埂间追逐蜻蜓。夏日的阳光透过它的毛发,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白、黄、黑三色交织的花纹,像一幅流动的水彩画。每当炊烟升起,铃声由远及近,花狸便踩着欢快的节奏跑回家,跳上灶台,歪着头看奶奶炒菜。若是遇上鱼香,它的尾巴就会在空气中画出优雅的弧线,喉咙里发出轻柔的呼噜声,铃铛也跟着轻轻摇晃。夜里,花狸总卧在爷爷床尾,月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棂洒进来,在它皮毛上镀上银边,偶尔翻身时,那抹红绳与铃铛的轻响,成了我童年最安心的催眠曲。
  花狸离去的春天,院子里梨花正盛。它似预知命运,连续几日守在门槛上,望着远山出神。最后一夜,它安静地蜷在爷爷的旧棉袄上,永远闭上了眼睛。爷爷把它埋在后院梨树下,说:“猫儿通灵性,让它守着咱家的地。”我解下它颈间的铃铛,红绳早已被岁月磨得发毛,铃铛却依旧清亮,只是再也摇不出往日的生机。那段日子,思念父母的愁绪与失去花狸的悲伤交织,让我觉得世界都黯淡了几分。
  黑狸继承了那枚铃铛。当爷爷把红绳系在它油亮的脖颈上时,小猫好奇地伸出爪子拨弄,清脆的声响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不同于花狸的温顺,黑狸总带着野性,常蹲在墙头,目光如炬地盯着院子里的麻雀,耳朵敏锐地捕捉着任何细微的声响。但只要那铃铛声响起,我就知道它在附近。每当我趴在书桌上给父母写信,诉说着生活的点滴,黑狸就会踏着铃声跳上桌角,安静地卧在信纸旁,仿佛在陪伴我等待远方的回音。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爷爷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城里的医院。临走那天,黑狸追着汽车跑了好长一段路,凄厉的叫声混着铃铛声刺破灰暗的天空。我从车窗回头望去,只见它小小的身影在尘土飞扬中越来越模糊,红绳铃铛依然在阳光下闪烁,不肯停下。此后,老宅便只剩下黑狸独自守着空荡荡的院子。我偶尔回去,总能听见若有若无的铃铛声,顺着声音找去,便看见它蹲在墙头,远远望着我,眼神里满是期待与落寞。它会在我脚边打滚,用身体蹭着我的裤腿,铃铛声与呼噜声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漫长等待的孤独。
  再后来,黑狸也消失了。我在老宅周围找了许久,只在梨树下发现它常睡的那块青砖,上面还残留着几根黑色的猫毛。我发疯似的寻找那枚铃铛,直到在杂草丛里发现红绳的残段——铃铛早已不知去向。风掠过空荡荡的屋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恍惚间,我又听见了记忆里的铃声,清脆,却带着无尽的苍凉。
  如今,我住在城市的高楼里,狭小的公寓容不下一只猫的自由。母亲总说猫毛难打理,细菌多,可我知道,真正让她抗拒的,或许是那段充满艰辛与牵挂的岁月。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老宅的猫,想起花狸的温柔,黑狸的狡黠,想起红绳铃铛摇晃的岁月。那铃声里,藏着爷爷的慈爱,藏着我孤独童年里最温暖的慰藉,也藏着对远方父母的思念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