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涧村的“头雁”领航记
文章字数:1420
6月16日,山阳县高坝店镇君子涧村的田间热浪灼人。52岁的孙俊富蹲在树荫下,小心翼翼拨开湿润的稻草层,指尖捏着一枚天麻菌种端详。半旧草帽下,他被晒成酱红色的脖颈渗着汗珠,汗水浸透的短袖紧紧贴在背上——这幅在酷暑中俯身土地的剪影,正是这位乡村产业“头雁”最真实的日常。
孙俊富是君子涧村中药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通过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不仅实现了个人认知的飞跃,更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升级转型,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我16岁就外出打工了,先后在西安、内蒙古等地打拼,后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待了20年,有稳定工作却总惦记着老家。”提起为什么要返回家乡,孙俊富说2017年正是脱贫攻坚紧要关头,他怀着报效家乡的一片热血,放弃了兵团户口,带着新疆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回到君子涧村。
由于他热情且有担当,一回到村上,孙俊富就当选了君子涧村党支部副书记。上任后,他挨家走访摸实情,发现村里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居多,而当地气候、土壤适合发展特色农业。
说干就干,孙俊富带队赴镇安县、宁陕县和西峡县学习当地产业发展经验,最后决定在村上发展反季节香菇种植产业。他自筹资金流转土地83亩、建设大棚120个,盖厂房、进设备、购材料……历时3个月,年产百万袋香菇生产基地建成并开工投产,吸纳脱贫劳动力65人,人均年收入4000元。
2024年,孙俊富成为陕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一员,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这成为他事业的转折点。“在那之前,我总觉得农业就是埋头苦干,却不知其中的门道和学问。”孙俊富说,经过系统的学习,他深刻意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市场的敏锐洞察以及创新思维的引领。“头雁”项目不仅为他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点燃了他心中那盏照亮乡村未来的明灯。
思想的转变,激发了孙俊富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渴望。学习结束后,孙俊富引入了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指标,实现了中药材种植的精准管理,大大提高了产量与品质。同时,他还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合作,引进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使得中药材的种植更加科学高效。
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孙俊富实施变革的另一大亮点。在稳固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对健康粮油产品的需求增长,决定拓展粮油种植与加工业务。通过流转周边农户闲置土地,君子涧村家庭农场迅速建立起集粮油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孙俊富还将直播带货引入农产品销售领域,搭建起线上销售平台,让君子涧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直播带货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直接与消费者对话,了解市场需求,倒逼我们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孙俊富感慨地说。
作为“头雁”,孙俊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分享管理经验、优先收购农产品等方式,帮助周边农户提升种植技能,拓宽增收渠道。
“孙大哥真是个热心肠,他不仅教会了我们怎么种药材,还帮我们把药材卖出去,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一位受益的农户激动地说。在孙俊富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中药材和粮油的种植行列,以君子涧村为核心,向外辐射扩散的周边逐渐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群。
站在天麻种植基地里,孙俊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的信念,对于我来说,我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他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只要大家踏实肯干,都将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孙俊富是君子涧村中药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通过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不仅实现了个人认知的飞跃,更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升级转型,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我16岁就外出打工了,先后在西安、内蒙古等地打拼,后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待了20年,有稳定工作却总惦记着老家。”提起为什么要返回家乡,孙俊富说2017年正是脱贫攻坚紧要关头,他怀着报效家乡的一片热血,放弃了兵团户口,带着新疆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回到君子涧村。
由于他热情且有担当,一回到村上,孙俊富就当选了君子涧村党支部副书记。上任后,他挨家走访摸实情,发现村里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居多,而当地气候、土壤适合发展特色农业。
说干就干,孙俊富带队赴镇安县、宁陕县和西峡县学习当地产业发展经验,最后决定在村上发展反季节香菇种植产业。他自筹资金流转土地83亩、建设大棚120个,盖厂房、进设备、购材料……历时3个月,年产百万袋香菇生产基地建成并开工投产,吸纳脱贫劳动力65人,人均年收入4000元。
2024年,孙俊富成为陕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一员,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这成为他事业的转折点。“在那之前,我总觉得农业就是埋头苦干,却不知其中的门道和学问。”孙俊富说,经过系统的学习,他深刻意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市场的敏锐洞察以及创新思维的引领。“头雁”项目不仅为他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点燃了他心中那盏照亮乡村未来的明灯。
思想的转变,激发了孙俊富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渴望。学习结束后,孙俊富引入了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指标,实现了中药材种植的精准管理,大大提高了产量与品质。同时,他还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合作,引进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使得中药材的种植更加科学高效。
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孙俊富实施变革的另一大亮点。在稳固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对健康粮油产品的需求增长,决定拓展粮油种植与加工业务。通过流转周边农户闲置土地,君子涧村家庭农场迅速建立起集粮油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孙俊富还将直播带货引入农产品销售领域,搭建起线上销售平台,让君子涧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直播带货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直接与消费者对话,了解市场需求,倒逼我们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孙俊富感慨地说。
作为“头雁”,孙俊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分享管理经验、优先收购农产品等方式,帮助周边农户提升种植技能,拓宽增收渠道。
“孙大哥真是个热心肠,他不仅教会了我们怎么种药材,还帮我们把药材卖出去,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一位受益的农户激动地说。在孙俊富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中药材和粮油的种植行列,以君子涧村为核心,向外辐射扩散的周边逐渐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群。
站在天麻种植基地里,孙俊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的信念,对于我来说,我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他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只要大家踏实肯干,都将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