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艘心灵的帆船
——读孙亚玲《枕着秦岭入眠》
文章字数:1633
  靳艳军
  在城市的喧嚣与纷扰中,心灵似迷失方向的飞鸟,疲惫地寻觅着栖息之所。而孙亚玲所著的《枕着秦岭入眠》,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通往秦岭那方宁静天地的大门,引领着我的灵魂踏入那片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山川胜境,去感受枕着秦岭安睡的悠然惬意。
  秦岭,这座横亘于华夏大地中部的巍峨脊梁,犹如岁月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孕育了无数绚烂多彩的生命与博大精深的文化宝藏。它仿若一位深沉而慈祥的母亲,以其雄伟的身躯构筑起一道天然的绿色长城,分隔出南北迥异的风光画卷与民俗风情。正如古人云:“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在孙亚玲的生花妙笔之下,秦岭的四季恰似四幅美轮美奂、风格各异的艺术长卷,徐徐铺展在读者眼前。
  春临秦岭,仿若仙子轻挥彩袖,漫山遍野瞬间繁花似锦,恰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盛景。山桃花、野杏花、樱桃花……你追我赶,纷纷在山间吐露芬芳,争奇斗艳。那一片片如霞似海的花海,恰似天边绚丽的云霞飘落人间,将整个秦岭装点得宛如梦幻仙境。信步其间,馥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能滤去心灵深处的尘埃,令人沉醉不知归路,只愿沉醉在这无边的春光里。
  夏日炎炎,秦岭则摇身一变,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避暑胜地,清凉宜人的山风恰似它温柔的抚慰。茂密的森林如浩渺无垠的绿色海洋,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清幽意境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山间溪流潺潺,似一条条灵动的玉带,在山石间跳跃穿梭,奏响一曲曲欢快悦耳的自然乐章。当外界被炽热的热浪所席卷,这里却宛如世外桃源般静谧凉爽,与世无争。人们可于溪边悠然静坐,闭目聆听大自然的喃喃细语,尽情享受那份远离尘世喧嚣的清幽与宁静,让心灵在这片清凉世界中得到片刻的休憩与舒缓。
  秋意渐浓,秦岭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手持斑斓画笔,精心描绘出一幅壮丽而绚烂的丰收画卷。枫叶似火,燃烧在山峦之间;银杏果金黄,如点点繁星洒落枝头。各种野果你挤我碰,挂满了树枝,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收获的喜悦。此时的秦岭,山峦在秋风的轻抚下,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恰似“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那般壮美。
  寒冬腊月,秦岭仿若一位睿智的长者,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沉思冥想。银装素裹的山峰冷峻而庄严,恰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与清幽。万籁俱寂之中,似乎唯有那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在轻声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然而,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生命并未就此沉寂,而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宛如沉睡的种子,在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准备再次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孙亚玲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饱含深情的文字,不仅生动地勾勒出秦岭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深入地挖掘了秦岭深厚的人文底蕴。山中的古寺道观,庄严肃穆,承载着千年的信仰与祈愿,那袅袅升起的香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虔诚;古老的栈道遗迹,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历史的长河,见证着岁月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的悲欢离合;而那些质朴善良的山民,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延续着秦岭的灵魂与血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为一体,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每一条溪流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灵魂,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秦岭这幅独一无二的生态画卷。
  《枕着秦岭入眠》这本书,像是一艘心灵的帆船,载着我们在繁忙的尘世中破浪前行,驶向那片宁静而美好的心灵港湾。它让我们在琐碎的生活间隙,能够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聆听大自然的心跳与呼吸,感受山水之间蕴含的宁静与力量。让我们追随孙亚玲的优美文字,如同真的枕着秦岭入眠一般,在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上,寻觅心灵的慰藉与归宿,让灵魂在山水的怀抱中得到滋养与休憩,进而领悟生命的真谛与美好,探寻那隐藏在尘世喧嚣背后的诗与远方。愿更多的有缘人能够翻开这本书,走进秦岭的奇妙世界,在那片山水的深情凝视中,找到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片宁静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