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黄土地里种出致富果
本报记者 王孝竹
文章字数:770

  1月21日,郝自行与妻子王小英一大早起来吃过饭就一头扎进了草莓大棚里采摘草莓。他的草莓大棚位于商州区板桥镇下湾村草莓产业示范园中,4个大棚每日可采摘100多公斤草莓,生意好的时候妻子就在摊位上招呼顾客,郝自行待在大棚里采摘。
  2017年,郝自行与同村几户人合伙在山顶上尝试种植草莓,这是他种植草莓产业成功的起点,也是下湾村草莓产业发展的起始。郝自行种植的面积不大,却十分用心。栽苗、浇水、除草、放蜂、加温、采摘……每一个环节,即使请有工人,郝自行都要参与其中。王小英说:“他总觉得自己干的活儿最好。”其实,王小英知道,这是因为郝自行对这片土地、对这些草莓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2022年,下湾村将村里一片荒滩地整治改造,建成40个温室大棚用于发展草莓产业。郝自行承包了4个大棚,相较于最初在山顶种植,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管理起来更加便捷,销售也更为方便。2023年,中国邮政集团投资改善了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草莓采摘乐趣,为草莓种植户们带来更多销售机遇。郝自行说:“这些年,政府对我们这儿的草莓种植发展格外重视,帮忙规划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指导,还投资智能设备。这不仅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村子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还带动了更多村民一起创业。”
  2024年,郝自行的大棚里种植了“章姬”“红颜”2个品种的草莓。这2个品种的草莓口感与品相都很优质。临近春节,正是草莓销售的旺季。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提着小篮子,穿梭在草莓大棚里,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园区。郝自行和妻子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5年,郝自行又开始为草莓种植做准备,今年他要再增加2个草莓品种,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说起未来打算,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知道,只要自己坚持不懈,这片土地就会继续孕育出甜蜜的果实,自己的生活也会像这草莓一样,充满甜蜜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