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跑出发展“加速度”
文章字数:2104
年产100万吨高端型砂项目
本报通讯员 陈可鑫
一条条生产线飞速运转,一批批重大项目火热推进……行走在商南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发展气息,时时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脉搏。
2024年,商南县聚焦打造“产业新城”,坚持产业为先、突出工业为重,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健全工业园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狠抓项目建设 增强工业发展劲头
走进年产100万吨高端型砂项目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不停,动力传输带穿梭如织,现场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该项目位于商南县富水镇黄土凸村,总建筑面积14873.64平方米,于2024年11月20日正式投产,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商南县打造全国镁橄榄砂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的重要支撑。
“这个项目建成,生产规模可以做到全行业第一,我们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做到产品质量全行业第一,我们这条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全行业第一,产销量做到全行业第一。”陕西新豪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飞说。
该项目只是商南县2024年重大工业项目之一。2024年,为推动工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商南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铆足干劲、奋力攻坚,认真落实“六个一”项目包抓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成效。坚持“要素紧跟项目走”,主动对接项目需要,及时做好手续办理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当好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充分发挥“六库两线一码”平台作用,围绕项目策划、签约、审批、建设、纳统、竣工、达产等各阶段,对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全要素、常态化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各项目建设单位坚持“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战场”理念,咬定目标加油干,确保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早出成效。
聚焦经开区建设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园区是产业的“摇篮”。商南县以经开区建设提标扩容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打出惠企亲商“组合拳”,为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商南经开区不断完善园区内环保和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增强园区承载力,为招引更多工业企业、项目奠定基础。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绘制“招商地图”“产业链招商图谱”,实施挂图作战、精准推介、精准招商。巩固2024年春季“政银企”对接座谈会成果,为签订贷款协议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定期召开项目要素保障推进会,逐个项目列出任务清单,采取“责任制+督查制+销号制”措施推进任务落实。成立帮办代办服务站,积极为电解铝废渣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等一批新建项目办理立项、安评、能评等手续,力促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同时,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增强创新理念,注重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工业经济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知识和创新驱动转变。制定出台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办法等措施,解决人才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家庭养老等问题,形成更具“人文关怀”的就业环境。深化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推动企业与高校、职校建立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为工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截至2024年底,陕西商南经开区引进企业8家,建成5个项目,新增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及7家高新技术企业。
做优营商环境 释放工业经济活力
枝繁叶更茂,巢暖凤争栖。商南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向政府反馈,而且每次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这为我们这些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让我们更有信心留在商南发展。”陕西豪德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说。
近年来,商南县持续聚焦企业关切,不断优化“链式”服务模式,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全力打造政府诚信、企业舒心、办事高效的3张名片。
商南县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依托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积极推行项目手续办理延时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县、镇、村“帮办代办”工作机制,组建审批工作专班,提供“审前导办、互动联办、无缝快办、全周期跟办”服务。积极推行“段长制”联动审批模式,各阶段“段长”及时召开碰头会协调解决审批难题,构建“审批项目集中调度、段长分段主办、段间协同配合”的联动审批模式,助推工业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同时,商南县持续强化举措,全力为工业企业发展纾难解困。解决用地难题,推动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及“标准地”改革,探索建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实现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并联办理。解决融资难题,加强与银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解决政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金融机构推介金融服务产品的针对性。解决经营难题,全面落实税费优惠、稳岗补贴等纾困惠企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清理不必要的“通道”“过桥”环节,着力为工业企业减负、为工业项目护航。
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商南县将持续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以精湛匠心雕琢工业经济结构,以非凡魄力铸就强大的工业经营主体,奋力开创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通讯员 陈可鑫
一条条生产线飞速运转,一批批重大项目火热推进……行走在商南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发展气息,时时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脉搏。
2024年,商南县聚焦打造“产业新城”,坚持产业为先、突出工业为重,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健全工业园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狠抓项目建设 增强工业发展劲头
走进年产100万吨高端型砂项目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不停,动力传输带穿梭如织,现场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该项目位于商南县富水镇黄土凸村,总建筑面积14873.64平方米,于2024年11月20日正式投产,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商南县打造全国镁橄榄砂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的重要支撑。
“这个项目建成,生产规模可以做到全行业第一,我们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做到产品质量全行业第一,我们这条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全行业第一,产销量做到全行业第一。”陕西新豪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飞说。
该项目只是商南县2024年重大工业项目之一。2024年,为推动工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商南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铆足干劲、奋力攻坚,认真落实“六个一”项目包抓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成效。坚持“要素紧跟项目走”,主动对接项目需要,及时做好手续办理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当好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充分发挥“六库两线一码”平台作用,围绕项目策划、签约、审批、建设、纳统、竣工、达产等各阶段,对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全要素、常态化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各项目建设单位坚持“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战场”理念,咬定目标加油干,确保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早出成效。
聚焦经开区建设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园区是产业的“摇篮”。商南县以经开区建设提标扩容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打出惠企亲商“组合拳”,为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商南经开区不断完善园区内环保和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增强园区承载力,为招引更多工业企业、项目奠定基础。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绘制“招商地图”“产业链招商图谱”,实施挂图作战、精准推介、精准招商。巩固2024年春季“政银企”对接座谈会成果,为签订贷款协议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定期召开项目要素保障推进会,逐个项目列出任务清单,采取“责任制+督查制+销号制”措施推进任务落实。成立帮办代办服务站,积极为电解铝废渣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等一批新建项目办理立项、安评、能评等手续,力促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同时,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增强创新理念,注重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工业经济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知识和创新驱动转变。制定出台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办法等措施,解决人才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家庭养老等问题,形成更具“人文关怀”的就业环境。深化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推动企业与高校、职校建立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为工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截至2024年底,陕西商南经开区引进企业8家,建成5个项目,新增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及7家高新技术企业。
做优营商环境 释放工业经济活力
枝繁叶更茂,巢暖凤争栖。商南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向政府反馈,而且每次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这为我们这些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让我们更有信心留在商南发展。”陕西豪德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说。
近年来,商南县持续聚焦企业关切,不断优化“链式”服务模式,积极为企业纾难解困,全力打造政府诚信、企业舒心、办事高效的3张名片。
商南县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依托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积极推行项目手续办理延时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县、镇、村“帮办代办”工作机制,组建审批工作专班,提供“审前导办、互动联办、无缝快办、全周期跟办”服务。积极推行“段长制”联动审批模式,各阶段“段长”及时召开碰头会协调解决审批难题,构建“审批项目集中调度、段长分段主办、段间协同配合”的联动审批模式,助推工业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同时,商南县持续强化举措,全力为工业企业发展纾难解困。解决用地难题,推动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及“标准地”改革,探索建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实现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并联办理。解决融资难题,加强与银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解决政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金融机构推介金融服务产品的针对性。解决经营难题,全面落实税费优惠、稳岗补贴等纾困惠企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清理不必要的“通道”“过桥”环节,着力为工业企业减负、为工业项目护航。
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商南县将持续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以精湛匠心雕琢工业经济结构,以非凡魄力铸就强大的工业经营主体,奋力开创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