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团圆,是这一年最好的礼物
本报记者 巩琳璐
文章字数:979
  1月21日,农历腊月廿二,记者在山阳县中村镇罗家坪村中走访,发现村里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已经陆续回到家中,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记者来到村民朱会平家,远远就闻到一缕菜香味。跟随朱会平走进厨房,他的妻子李菊香刚刚炸好的豆腐、肉丸子、馃子堆了满满一盆。她笑着告诉记者,中午刚刚做了这些好吃的,倒还没有为过年准备,而是刚上完大学回来的女儿嘴馋想吃了,就做了这些。也算是过年前提前练练手艺。
  今年50多岁的朱会平祖祖辈辈都是罗家坪村人,他在家排行最小,还有3个哥哥姐姐。
  说起即将到来的除夕和当地的年俗,朱会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每年春节,都是全家最热闹的时候。我们父母去世早,但是我们兄弟姐妹们非常团结,每年过年都会在一起团圆,如今哥哥姐姐们都有孙子孙女了,我们一家大人小孩加起来有30多口人,也算是个大家庭了吧。”说完,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爽朗地笑起来。
  “回家啦,今年终于能回家过一个团圆年,真的太开心了!”早早回到家的朱婷激动地说。
  朱婷是朱会平的侄女,这是她时隔两年,第一次回家过年。朱婷在西安工作。谈及多年未能回家过年的原因,朱婷满是无奈:“前年过年的时候我在西安生小孩,去年过年天气冷,又因为小孩年龄小,出门特别不方便;其次是这几年琐事很多,始终未能回家过年。”
  朱婷告诉记者,为了这次久违的团圆,她早在一个月前便列出购物清单,给家里人准备新年礼物——给爸妈买新衣服,给侄子买玩具,给家里买年货……朱婷的哥哥表示,回来团聚,就是他今年收到的最好礼物。
  “说真的,走进家门,躺在自己熟悉的床上,我仍觉得有点不真实,感觉像做梦一样,以前回家过年是一个人,今年一家三口倍感幸福。”说起回家的感受,朱婷非常激动,她说,“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大家随时可以通电话、视频连线,但是这些都替代不了现实中的紧紧握手、热烈拥抱。这次回家我准备住久一些,好好和家人聚一聚,节后再带小孩返回西安。”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永恒主题。
  朱会平和家人今年早早地就约好了,从初一开始,兄弟姐妹每家轮流做东,共度新春。等到年初二那天,朱家30多口人,将齐聚到朱会平家这幢宅子里。
  朱会平指着客厅的一个大桌子说道:“到时候,我们大人坐一桌子,孩子们坐一桌子,大人们边吃喝边聊天拉家常,小娃撒欢玩闹,那个热闹劲才配得上‘过年’这两个字哦,过个团圆年就是这一年里最好的礼物!”说着,朱会平眼里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