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商洛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字数:1851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1月17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商洛代表团的代表们,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踊跃讨论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陈宁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站位高远,实事求是,主题突出。报告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贴省情实际,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部署工作具体可行,是一个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省委部署、顺应陕西发展需求、切合人民期盼的好报告。她建议,一是加强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指导支持,出台财政奖补、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品牌创建等政策措施,支持商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实现保护与发展、颜值和产值的有效统一。二是加大对商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医药产业发展、基层中医人才培养、中医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让中医药产业更好成为商洛建设康养之都、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落实好省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商洛生态康养之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雷西明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是一份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一是政治站位高。报告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二是总结成绩客观真实。报告分析形势精准深刻,工作举措切实可行,体现了省政府务实担当的一贯作风。三是目标任务准。报告用翔实的数据,科学系统谋划了今年各项重点任务,体现了“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商洛纪检监察系统将认真抓实抓好两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赵水利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高举旗帜、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更是一个绘蓝图明路径、顺民心接地气、应变局求创新的好报告。她建议,一是加快“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建设一批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康养小镇和中医药健康示范基地,推动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食品”等发展格局,积极落实中医药强省三年行动方案。二是建立完善养老助餐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养老助餐”模式,推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
吴春亮、刘华代表建议,将西合高铁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交通路网规划,进一步完善我省交通网络,促进西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人员、资源流通。开通西安到南阳城际列车,吸引河南游客到陕西康养度假、旅游消费。支持丹凤葡萄酒、商南茶叶等商洛传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名教师、名医生等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医共体、教共体综合服务能力。
袁礼锋、刘鹏代表建议,启动镇安、柞水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保障陕南片区供气安全稳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大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支持力度,尽快启动米粮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适当调整抽水蓄能电站运营后的增值税县区分税比例,助力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丹宁高速公路镇安至宁陕段项目建设,促进全省交通路网互联互通。
李凌云、朱三民代表建议,加大灾后恢复重建支持力度,统筹考虑易地搬迁安置和原址恢复重建,保障好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共享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准入、布点、投放工作,维护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提高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补助标准,将道路建设的立项、规划、环评等前期费用以及边坡治理、桥涵建设等纳入项目整体予以补助,降低地方政府资金配套压力。
周军、陈平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政策,进一步调动基层群众参保主动性。鼓励支持资本投资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通过加强知识普及宣传、构建社区家庭服务网络体系等措施,切实呵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汪春堂、马飞代表建议,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将项目和资金适度向秦岭腹地倾斜,有效解决边远贫困地区修路难、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设立少数民族特色资源保护发展专项基金,为有效保护和修缮少数民族文化遗迹、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张世艳、贺晶晶代表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改造农村集体空房,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医疗保障。
谢晓林、詹丽娟代表建议,支持商洛建设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谷,申办全国中医药大会,持续加快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商州区实施“行走的医院 健康180”项目,探索解决秦岭腹地群众就医难、就医贵、就医远等问题。
陈宁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站位高远,实事求是,主题突出。报告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贴省情实际,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部署工作具体可行,是一个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省委部署、顺应陕西发展需求、切合人民期盼的好报告。她建议,一是加强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指导支持,出台财政奖补、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品牌创建等政策措施,支持商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实现保护与发展、颜值和产值的有效统一。二是加大对商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医药产业发展、基层中医人才培养、中医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让中医药产业更好成为商洛建设康养之都、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落实好省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商洛生态康养之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雷西明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是一份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一是政治站位高。报告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二是总结成绩客观真实。报告分析形势精准深刻,工作举措切实可行,体现了省政府务实担当的一贯作风。三是目标任务准。报告用翔实的数据,科学系统谋划了今年各项重点任务,体现了“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商洛纪检监察系统将认真抓实抓好两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赵水利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高举旗帜、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更是一个绘蓝图明路径、顺民心接地气、应变局求创新的好报告。她建议,一是加快“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建设一批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康养小镇和中医药健康示范基地,推动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食品”等发展格局,积极落实中医药强省三年行动方案。二是建立完善养老助餐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养老助餐”模式,推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
吴春亮、刘华代表建议,将西合高铁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交通路网规划,进一步完善我省交通网络,促进西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人员、资源流通。开通西安到南阳城际列车,吸引河南游客到陕西康养度假、旅游消费。支持丹凤葡萄酒、商南茶叶等商洛传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名教师、名医生等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医共体、教共体综合服务能力。
袁礼锋、刘鹏代表建议,启动镇安、柞水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保障陕南片区供气安全稳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大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支持力度,尽快启动米粮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适当调整抽水蓄能电站运营后的增值税县区分税比例,助力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丹宁高速公路镇安至宁陕段项目建设,促进全省交通路网互联互通。
李凌云、朱三民代表建议,加大灾后恢复重建支持力度,统筹考虑易地搬迁安置和原址恢复重建,保障好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共享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准入、布点、投放工作,维护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提高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补助标准,将道路建设的立项、规划、环评等前期费用以及边坡治理、桥涵建设等纳入项目整体予以补助,降低地方政府资金配套压力。
周军、陈平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政策,进一步调动基层群众参保主动性。鼓励支持资本投资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通过加强知识普及宣传、构建社区家庭服务网络体系等措施,切实呵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汪春堂、马飞代表建议,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将项目和资金适度向秦岭腹地倾斜,有效解决边远贫困地区修路难、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设立少数民族特色资源保护发展专项基金,为有效保护和修缮少数民族文化遗迹、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张世艳、贺晶晶代表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改造农村集体空房,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医疗保障。
谢晓林、詹丽娟代表建议,支持商洛建设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谷,申办全国中医药大会,持续加快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商州区实施“行走的医院 健康180”项目,探索解决秦岭腹地群众就医难、就医贵、就医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