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埘上
文章字数:1324
![](/slrb/20250109/mhtml/382023a3cda9b659717d3d5ea7240aca_img_289_683_405_259.png)
1月3日,阳光洒满大地,为冬日宁静的村庄增添了许多温暖。在洛南县石门镇刘家村,洛南县丰源养鸡场内一片繁忙,几名工人穿梭在现代化的鸡舍间,有的收集新鲜鸡蛋,有的精心调配饲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杨念玲是刘家村村民,也是养鸡场工人中的一员。她身着工作服,手法熟练地操作着。谈及如今的生活,杨念玲的开心溢于言表:“以前啊,我是在外漂泊的打工人,心里总是没有归属感,那种不稳定的生活让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但现在,多亏了村里的养鸡场,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我感到非常踏实和满足,感觉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丰源养鸡场位于刘家村三组,占地1万平方米,是拥有3栋规模化鸡舍、一座3300平方米的鸡粪处理厂以及260平方米生产管理用房的现代化养鸡场。养鸡场以蛋鸡养殖为主,目前养鸡5.6万只。
“1997年我下岗后一直在外打工,深刻理解在外漂泊打工人的辛酸。多年后,我下定决心回乡创业。”丰源养鸡场负责人杨雪莉说,她坚信只要勤奋,一定会在家乡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她利用自己在北京鸡场打工期间学到的养鸡技术,开启了蛋鸡养殖生涯。
起初,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由于当地条件有限、设备落后、养殖规模小,加之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粪便处理难题更是困扰着杨雪莉,甚至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杨雪莉的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境。但是,在党的政策鼓励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洛南县农业农村局培训中心、畜牧中心等单位的干部多次亲临现场调研指导,为杨雪莉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不仅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更为她的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14年,杨雪莉成立了洛南县华裕牧业有限公司,并采用“合作社+农户+产业”的发展模式,将生产的鲜蛋通过合作社统一外销至广东、甘肃、安康、西安等地,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她还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逐渐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2021年,杨雪莉再次投资38万元,引进了先进的纳米膜发酵技术,对鸡粪进行加工,年产有机肥280吨,不仅解决了粪便处理的难题,还为周边大棚蔬菜、果园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杨雪莉还积极带动周边困难群众参与养鸡产业,公司提供优质鸡苗供应、饲料供应、鸡蛋及淘汰鸡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并进行统一培训学习,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现在,这些困难群众人均年收入1.4万元,部分人在公司务工的同时还参与入股,年终分红达2.8万元。
为了更好地发展,杨雪莉引进了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控温、控湿等现代化系统,实现鸡舍环境的精准控制,同时安装粪便自动清理、粪道通风系统设备,确保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生产出绿色健康的禽蛋产品,年收入可达560万元,真正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杨雪莉的公司先后获“商洛市创业示范基地”“省级标准化示范专业合作社”“蛋鸡标准化示范场”“科技示范户”“商洛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等荣誉。
展望未来,杨雪莉信心满满地表示,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洛南县家禽业的健康发展,使蛋鸡行业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