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驶上“快车道”
文章字数:1375
2024年以来,我市锚定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目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新业态和特色产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驶上“快车道”,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深冬时节,寒气袭人。商州区牧护关镇小韩峪村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在锣鼓齐鸣、鞭炮声声中,上下三层、总面积680平方米的小韩峪直播大卖场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如期开业。小韩峪村大卖场工作人员陈萌介绍:“我们大卖场现在在售的产品有100多种,除了商州区本地的产品之外,还有咱们商洛其他县的产品。”
近年来,牧护关镇积极探索“电商+土特产”的新型农产品销售方式,充分盘活资源,推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小韩峪、闵家河、秦茂3个村集体经济入股,在小韩峪村建设直播大卖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陕西省委党校驻小韩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冯德全说:“我们之所以把这个直播大卖场放到农村,就是要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农村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对外宣传推介窗口。”
三村联合共建直播大卖场,推动农村新业态发展。在柞水县,特色产业也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室外寒风凛冽,柞水县下梁镇石瓮子社区西坡产业园草莓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一颗颗红艳娇嫩的草莓从叶蔓中探出头来,让人垂涎欲滴。产业园负责人李全锟正忙着直播推销自家的草莓。
“我现在直播给大家看的这个棚子是从山东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叫金刚二号,金刚二号目前是市面上红草莓中最甜的……”李全锟在镜头前热情地介绍着。
石瓮子社区立足社区自身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西坡产业园已累计发展樱桃采摘园18亩、草莓采摘园30亩、火龙果采摘园5亩、地栽木耳10万袋,今年新增民宿和农家乐18家,让周边62户群众户均实现增收3000元。
石瓮子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吴立慧说:“石瓮子社区依托柞水溶洞景区稳定客源优势,谋划了这个采摘园项目,把种植基地变成了景区、把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实现传统种植业向休闲观光、采摘体验高质高效农业的华丽转变,有效推动农旅融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
在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上河社区,在党支部的主导下,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建起了西口餐露洁餐具消毒配送中心,依托“回收、清洁、消毒、包装”一体化生产线,日处理餐具能力超过2000套。
上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太斌介绍:“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了东片区7个镇餐饮酒店逐渐增多、红白理事会都已发展成熟,但餐具消毒保洁仅米粮镇有一家,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我们就将闲置的老村办公室改造再利用,建设了西口餐露洁餐具消毒配送中心。”
消毒配送中心带动了18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周边的茅坪、铁厂、高峰等镇以及湖北省郧西县。预计年产值30万元,村集体经济净增收入8万元。
西口老马家饭庄负责人马芳是消毒配送中心的直接受益者:“(餐具)比以前方便多了,随叫随到。以前存放餐具占的库房面积特别大,现在是用多少拿多少,特别方便,也很干净卫生。”
2024年以来,我市以“千万工程”为统领,聚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加速农业“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发展,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启动建设“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100个、秦岭山水乡村300个、和美镇区86个,发展高品质民宿集群70家,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55.82亿元、增长3.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193元、增长8.2%。
深冬时节,寒气袭人。商州区牧护关镇小韩峪村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在锣鼓齐鸣、鞭炮声声中,上下三层、总面积680平方米的小韩峪直播大卖场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如期开业。小韩峪村大卖场工作人员陈萌介绍:“我们大卖场现在在售的产品有100多种,除了商州区本地的产品之外,还有咱们商洛其他县的产品。”
近年来,牧护关镇积极探索“电商+土特产”的新型农产品销售方式,充分盘活资源,推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小韩峪、闵家河、秦茂3个村集体经济入股,在小韩峪村建设直播大卖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陕西省委党校驻小韩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冯德全说:“我们之所以把这个直播大卖场放到农村,就是要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农村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对外宣传推介窗口。”
三村联合共建直播大卖场,推动农村新业态发展。在柞水县,特色产业也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室外寒风凛冽,柞水县下梁镇石瓮子社区西坡产业园草莓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一颗颗红艳娇嫩的草莓从叶蔓中探出头来,让人垂涎欲滴。产业园负责人李全锟正忙着直播推销自家的草莓。
“我现在直播给大家看的这个棚子是从山东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叫金刚二号,金刚二号目前是市面上红草莓中最甜的……”李全锟在镜头前热情地介绍着。
石瓮子社区立足社区自身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西坡产业园已累计发展樱桃采摘园18亩、草莓采摘园30亩、火龙果采摘园5亩、地栽木耳10万袋,今年新增民宿和农家乐18家,让周边62户群众户均实现增收3000元。
石瓮子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吴立慧说:“石瓮子社区依托柞水溶洞景区稳定客源优势,谋划了这个采摘园项目,把种植基地变成了景区、把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实现传统种植业向休闲观光、采摘体验高质高效农业的华丽转变,有效推动农旅融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
在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上河社区,在党支部的主导下,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建起了西口餐露洁餐具消毒配送中心,依托“回收、清洁、消毒、包装”一体化生产线,日处理餐具能力超过2000套。
上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太斌介绍:“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了东片区7个镇餐饮酒店逐渐增多、红白理事会都已发展成熟,但餐具消毒保洁仅米粮镇有一家,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我们就将闲置的老村办公室改造再利用,建设了西口餐露洁餐具消毒配送中心。”
消毒配送中心带动了18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周边的茅坪、铁厂、高峰等镇以及湖北省郧西县。预计年产值30万元,村集体经济净增收入8万元。
西口老马家饭庄负责人马芳是消毒配送中心的直接受益者:“(餐具)比以前方便多了,随叫随到。以前存放餐具占的库房面积特别大,现在是用多少拿多少,特别方便,也很干净卫生。”
2024年以来,我市以“千万工程”为统领,聚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加速农业“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发展,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启动建设“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100个、秦岭山水乡村300个、和美镇区86个,发展高品质民宿集群70家,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55.82亿元、增长3.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193元、增长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