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 文化阵地“多点开花”
本报通讯员 李行 刘刚
文章字数:1158

  “你好,我想借阅这本插图版《三国演义》。”
  “好的,请您在借阅册上登记一下个人信息和具体借还时间。”12月26日,在商南县城关街道金福湾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居民刘伟正在办理图书借阅手续。活动室里,居民们有的在读书看报,有的在下棋聊天,有的在锻炼身体,一派温馨热闹景象。
  “自从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以来,每天都会有群众来这里阅读、学习。尤其是前段时间,我们补充了一批新的图书和文化器材,组织开展了广场舞、花棍舞培训,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社区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明显提升。”金福湾社区党总支书记万青焕说,为了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该社区积极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先后建成多功能活动室、标准化图书室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体量庞大、内容多元、模式细分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商南县聚焦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目标,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支撑。
  商南县坚持城乡一体、普惠均等原则,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投资新建等方式,着力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全面提升改造10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充实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器材设备等硬件条件,推动富水、过风楼、湘河3个镇创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加快12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整体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以丰富生活、惠及百姓为目标,2024年累计向10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和50多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送图书2.4万册、文化活动器材1万多件,积极打造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读书看报、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阵地。”商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波说。
  据介绍,在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体系建设过程中,商南县按照县镇村“三位一体”框架统筹配置城乡资源,投入1.1亿元建成县文化艺术中心,专项拨付430万元更新图书馆期刊、藏书,高标准升级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及分馆空间设施,先后授牌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分馆31个、文化馆分馆39个,实现图书馆总分馆通借通还、文化馆总分馆互联互通。2024年以来,县文化馆全年免费开放公益培训42场次,举办“下基层”培训30场次,服务群众28.26万人次;图书馆实现图书流通5.6万册(次),服务读者20.6万人次。
  商南县还积极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因地制宜在城市商圈、文化广场、口袋公园、景区景点等区域引入社会力量,建成城市书房、滨河休闲书吧、企业联建虎之翼图书分馆等公共文化空间19个、“鹿城小舞台”3个,发展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为内容的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