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豆香悠长
张浩楠
文章字数:981
  在秦岭深处,有一个山清水秀、宛若桃源的地方,那就是我工作的洛源小镇。这里不仅有“清风荡漾溢山谷,一步一寸吐芳华”的秀美山水,还有“云烟清澈、石海遍布”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草链岭,更有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也是洛源人家家都不可或缺的美食——豆腐干。
  洛水之畔的洛源镇,似一幅古朴的水墨画,在时光里悠然铺展。而洛源豆腐干,便是这画中灵动的一抹亮色,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勾动着人们的味蕾与情思。
  我小时候不喜欢吃豆腐,母亲总会以有营养为理由变着法做给我吃,烩豆腐、炸豆腐、卤汁豆腐,但都改变不了我不喜欢吃豆腐的习惯,直到有一天,父亲从洛源下乡回来,手上提着两串黄灿灿的豆腐干,我才第一次尝到了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美味。拿起一块豆腐干放入口中,初时是淡淡的卤香,在舌尖上轻轻跳跃。继而,豆制品独有的醇厚香味散开,口感紧实却不失嫩滑,越嚼越有滋味。于是,唇齿间的豆香,大抵就是洛源在我心中最初的记忆。
  因工作缘故,成年之后,我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初到洛源,远远便可望见一家家传统的豆干作坊,走在集镇街道上,那醇厚的豆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小摊位的架子上,一串串金灿灿的豆腐干整齐地排列开来,和当年父亲手上拿的那两串一样,色泽棕黄,油润光亮,每一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美玉。
  它的制作,是一场人与自然的默契合作。精选的优质大豆,粒粒饱满,吸饱了洛源山水的灵气。经清水浸泡,豆子们像是从沉睡中苏醒,变得圆润而富有生机。石磨转动,缓缓流出的豆浆,如乳汁般洁白细腻,那是大豆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带着原始的纯粹与质朴。点卤、压制,勤劳淳朴的村民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手感,掌控着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力度与时间的精准拿捏,让豆干在形成紧致质地的同时,锁住了大豆的精华,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小时候,洛源豆腐干是舌尖上的一抹绮梦,是童年里最诱人的烟火日常。长大后,漂泊的行囊里装着故乡的方向,那豆腐干的滋味却从未淡去。
  现在,洛源已成为我第二个家。于洛源人而言,豆腐干已经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乡愁最具象化的表现。它用最纯真的味道,在烟火缭绕中,演绎着平凡日子里的温馨,在岁月长河中,见证着淳朴洛源人的每一个清晨日暮,每一场相聚离别。
  唇齿间的豆香仿佛无形的丝线,一端系着游子的思念,一端连着故乡的街巷,无论行至多远,都能沿着这缕香气寻回生命最初的根脉,于心底最柔软处,滋养着对那片土地矢志不渝的热爱与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