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徽在振兴之路上闪耀光芒
文章字数:2831
![](/slrb/20241231/mhtml/10664cb35f409f6c2c9c06b251d128a5_img_660_931_330_246.png)
“抓住民生工程不停歇,让群众都有事可干,让村民都动起来,这样才能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12月5日,在丹凤县棣花镇万湾社区产业园区蔬菜大棚里,正在和务工群众一起采摘圣女果的万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周对记者说。
李周是个“90后”,万湾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娃。从2015年担任万湾村委会主任到2018年成为万湾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周始终紧盯民生工程,着力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他怀着对乡村发展的初心,坚定不移地投身乡村建设,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干的精神谋划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提升,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智慧和汗水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书写着党员的本色与担当。
完善基础设施
2018年,李周被任命为万湾社区党总支书记,他带领社区“两委”班子争取项目资金500多万元,硬化通村路16条5公里,又对3.14公里的通村公路进行了“白改黑”,安装太阳能路灯120多盏,绿化种植苗木2万多株。完成龙凤泉连接路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硬化了东塬大场1200平方米,修建停车场,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为群众出行、停车、文娱活动提供了便利。
万湾社区西河路农家乐经营户李玉民高兴地说:“我家门口这个停车场好修好后,解决了客人来吃饭停车难的问题,真是方便多了,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感谢李书记为村里办了大实事!”
2023年,万湾社区争取市上交通项目资金650多万元,经过一年实施,一座长135米、宽10米的万湾大桥和大桥引线项目已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
为解决社区群众吃水困难,李周多次与县水利局和自来水公司积极对接,于2021年利用半年时间,争取资金500多万元,群众每户交入户材料费1500元,实施人饮工程,埋设供水管道4公里,实现了社区自来水全覆盖,让群众吃上了放心水、方便水。万湾村东张塬群众因地势较高长期吃水困难,现在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张塬组退休干部张世民高兴地说:“我和邻居张军劳等几户人以前整天提水吃,把罪受咋了,现在吃上了放心水,生活质量一下子就提高了。”
发展集体经济
李周深知,当好村干部就要在群众增收上动脑子,发展产业才能让群众人人有事可干。2024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万湾社区成立8村联营的新公司发展生态种植,将原有的20亩大棚基地提升到80亩,建大棚28个,每个占地面积1亩,发展食用菌、草莓、葡萄、圣女果等,其中种植草莓6个大棚、圣女果2个大棚、火龙果5棚、食用菌3棚,其余为各种蔬菜,盘活了集体经济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万湾社区八组村民张崇民说:“我60多岁了,外出打工老板嫌年龄大,没人要。村里有了产业园,我被安排到园子务工,一天收入100块钱,一年下来能挣3万多块钱。感谢李支书带头发展村里的产业,让我也有了稳定收入。”
村民李根仓原来在外打工,村里发展起了农业产业园之后,他回到村里担任领工的队长,常年在农业园领工,每天工资拿到150元,月收入4500多元。村民张当锋65岁,家里有5口人,他被安排在农业产业园务工,除草、防虫,采摘水果,活儿不重,月收入2000多元,家里生活困难得到了妥善解决。
为稳住村集体经济,李周领头创办了万湾红薯粉条开工厂,全村发展栽种红薯200多亩,年加工生产红薯粉条100多吨,增加收入20多万元。以村加工厂为龙头,带领群众年加工红薯粉条10万吨。解决困难人群就业10多人。
在他的统筹运作下,万湾社区成立多个果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主要种植苹果、葡萄和樱桃等水杂果,年产值120万元,带动贫困户68户、223人。新成立的村村联营季丰园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50亩,发展蔬菜种养殖,新型果树培育,转型成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三产融合产业园,年产值280万元,带动23户、75人就业增收。
促进农旅融合
万湾社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自然环境极具吸引力,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也有成为“乐活”基地的良好潜质。李周抓住乡村旅游发展契机,按照宜居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求,以美丽乡村旅游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多方打造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秦岭美丽宜居示范村,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万湾3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各项创建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并予以授牌。
李周通过多方联动融合,在全县率先注册成立了丹凤县万湾山泉农业休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开发建设万湾3A级文化旅游景区发展以及后期管理及运营。主要招商和自主发展现代农业休闲、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销售、精品民宿、农家乐餐饮娱乐休闲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带领社区居民奔小康。
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李周对社区大棚蔬菜、水杂果、农家乐、红薯粉条等产业不断优化提升。现社区水杂果面积达2700亩,大棚蔬菜面积200亩,有规模的农家乐6户。让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股份合作经营,目前已建成11亩锦鲤水产养殖,30亩食用菌基地和3000平方米农副产品加工作坊。集体经济以入股方式为每个项目建设注入资金10万元,现各项目已投入运营,年末将按照每年不低于入股比例10%逐年向集体经济进行分红,现已实现脱贫户集体经济分红户均695.5元。
目前,以万湾农家乐为龙头,6家农家乐开办以来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年接待游客15万人,纯收入46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12户34人就业增收。
“在新业态谋划方面,明年打算打造民宿集群,补齐景区住宿短板。依托棣花4A景区以及棣花北部万亩葡萄产业园的兴建,计划打造1.2万平方米帐篷露营地,发展游客喜欢的草坪帐篷民宿,多样化发展万湾旅游事业,真正达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要素。”李周说。
关爱困难群体
李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时刻牵挂着社区困难人群的冷暖。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体办实事,办好事。
万湾社区现有在册低保户42户、89人,五保户9户、9人,针对这些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重病及因其他突发意外事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坚持做到应保尽保。他和包片干部及片长每周入户进行摸底排查,及时了解群众生活情况以防返贫致贫情况发生,切实让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在他的牵线联系下,今年以来来开展志愿服务献爱心活动13次,为困难群众送去基本生活物资,在重大节日慰问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24人。
李周多方争取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慰问物资2500多元,对5名困难老年人进行了慰问;争取价值1.1万元90份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慰问全村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他还重点走访了残疾人、独居老人户,解决他们生活上存在的具体困难。李周积极支持教育教学工作,联合县联通公司为万湾明德小学50名学生捐赠价值3000元的学习用具,协调团县委、教育等部门资助3名贫困大学生7000元。争取丹凤朝阳爱心志愿者协会30份米面油物资,慰问社区70岁以上困难老人户,现场组织义诊、理发等志愿活动。
李周的工作业绩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2023年全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18809元。2022年,李周被评选为陕西省“优秀秦岭生态卫士”,2024年被评为优秀县人大代表,并被授予“为民服务标兵”荣誉称号。在李周和社区“两委”的努力下,万湾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秦岭美丽乡村、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个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