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雪
文章字数:1594
小时候,雪来得稀松平常。这些季节的花朵,随着凛冽的北风,纷纷开放在落光了树叶的树上、屋顶上、小路上,连粗粝难看的石头上也是洁白如新。开满雪花的核桃树、柿子树生动极了,仿佛提醒着人们春天已经光临。心里别提有多乐!
一场严严实实的冬雪,会把整个田园装扮一新。种田人看着漫山遍野的雪,不停地念叨着:“瑞雪兆丰年。”这么真实的雪,让农人的心里更加踏实,觉睡得格外安稳甜蜜,简单的梦里一定是麦香四溢,麦芒闪着金色的光辉。
雪在夜里落得悄无声息。细心的人却能感受到种种雪花开放的妙音:有的像花瓣临水,有的像春雨润物,有的像情话绵绵,有的像暖风抚琴……风起来了,那雪花也调皮地纷纷扑向窗棂,像争先恐后探究屋子里的秘密似的。外面雪花飞舞,仿佛无数的精灵翩然作态,翻飞,盘桓,尽情地狂欢。作家鲁彦把下雪比作夏天黄昏喧闹不已的蚊蚋,仔细品味,实在是绝妙的比拟。
雪夜里,一定有许多夜行者踏雪而归,蓬蓬松松的雪地上传来了有节奏的脚步声,像抒情的小夜曲沉吟着。“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人刘长卿用一幅大写意的水墨展示出一种别样的人生况味。山高水长,归心似箭,有雪为伴,怀抱着融融暖意,回乡的路成了撒满梨花、杏花、李花、槐花、百合的雪毯,走得人神清气爽,忘却了旅途的劳顿。离家已经不远,听得见依稀的狗吠,从窗子里透出来的灯光暖暖的。眼前熟悉的家园多么温馨,那声声温暖的犬吠,刹那间成了催泪的神器。为生计在外奔波,曾经多少次,冥冥中白发娘亲意恐迟迟归的呼唤,娇妻弱子望穿秋水的等待,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极而泣。心安之处是故乡,真正让人心安的才是魂牵梦绕的原乡。
雪让时间放慢了脚步,冬日慢生活平添了生活的韵味。最忆孩童时候,外面下着雪,母亲围着小火炉,纳棉鞋、缝棉衣。父亲抽空收拾农具什物,等待天晴后上地干活,平整责任田,整修垮塌的堤坝。我们是闲不住的,到雪地上疯闹玩雪,用小板凳当做雪橇拖拉,找个有坡度的路段滑雪,在场院里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滚成一团,头发脸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雪。鞋袜裤脚袖口湿透了,手脚冻麻木了也不晓得收场。白天晚上总有邻居凑在一起,围炉闲谝,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扯天扯地的。喝着廉价的茶,吃着爆米花、柿饼、红薯干,有时候来点自酿的苞谷烧。酒香氤氲,食香萦舌,乡情浓郁。我等小儿也能打打牙祭,听他们演绎似懂非懂的历史故事。无关纠葛、坦荡不饰、了无牵挂、交谈甚欢,长大了才觉得这是人间至乐。
我素来不喜欢扫雪,并非懒散,喜欢静静地观看那洁白无瑕的雪地,像静谧的心湖,撩拨着无邪的心思。小狗小猫走过去就是一幅写意画,素梅朵朵。鸡群通过,画下一串串鸡爪印,像不像印象派画作?麻雀、喜鹊、野鸽子等小精灵,也会大着胆子登门造访,留下一个个温馨画面。雪霁天晴,湛蓝如洗,空明澄碧,我心胜雪。薄暖的冬阳洒在门前,戴着绒帽子绒围巾的树们渐渐地变瘦,恢复了真面目。屋顶的雪开始化了,在屋檐上形成一道道清亮的水帘,像无数的竖琴弹奏着素冬的曲子,听着听着,竟进入梦乡。阳光在雪地上跳跃。我喜欢看着素净的雪静悄悄地,一点点地消融,变成水和空气,再变成灿烂的云朵,带着不变的初心回归大地天空。我目送着美丽的背影一点点远逝,不也是莫大的幸福吗?远山、村舍、田园,仿佛巨幅的明清水墨卷轴,有种超强的治愈力。临近午间,不少人家屋顶上升起了炊烟,像一绺绺婉约散淡的心绪。这份纯粹的自然美,这些妙不可言的瞬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悟呢?
其实,人生第一场雪都会在童年心灵底片上显影定格,亘古以来,雪还是童年的雪,人却再也回不到童年。这不是悲哀,这只是生活的真相。光阴荏苒,白驹过隙,我也多少次错失了认真地听一场雪的机缘。大自然缺雪少雨,人的心灵世界总是旱情不断。雪小禅说:“听雪,也是听心,听雪的刹那,心里定会开出一朵清幽的莲花。”可不是吗?听听那雪的声音,清幽的莲花,清澈的月光,真的会在心田里缓缓开放,缓缓流泻。
一场严严实实的冬雪,会把整个田园装扮一新。种田人看着漫山遍野的雪,不停地念叨着:“瑞雪兆丰年。”这么真实的雪,让农人的心里更加踏实,觉睡得格外安稳甜蜜,简单的梦里一定是麦香四溢,麦芒闪着金色的光辉。
雪在夜里落得悄无声息。细心的人却能感受到种种雪花开放的妙音:有的像花瓣临水,有的像春雨润物,有的像情话绵绵,有的像暖风抚琴……风起来了,那雪花也调皮地纷纷扑向窗棂,像争先恐后探究屋子里的秘密似的。外面雪花飞舞,仿佛无数的精灵翩然作态,翻飞,盘桓,尽情地狂欢。作家鲁彦把下雪比作夏天黄昏喧闹不已的蚊蚋,仔细品味,实在是绝妙的比拟。
雪夜里,一定有许多夜行者踏雪而归,蓬蓬松松的雪地上传来了有节奏的脚步声,像抒情的小夜曲沉吟着。“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人刘长卿用一幅大写意的水墨展示出一种别样的人生况味。山高水长,归心似箭,有雪为伴,怀抱着融融暖意,回乡的路成了撒满梨花、杏花、李花、槐花、百合的雪毯,走得人神清气爽,忘却了旅途的劳顿。离家已经不远,听得见依稀的狗吠,从窗子里透出来的灯光暖暖的。眼前熟悉的家园多么温馨,那声声温暖的犬吠,刹那间成了催泪的神器。为生计在外奔波,曾经多少次,冥冥中白发娘亲意恐迟迟归的呼唤,娇妻弱子望穿秋水的等待,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极而泣。心安之处是故乡,真正让人心安的才是魂牵梦绕的原乡。
雪让时间放慢了脚步,冬日慢生活平添了生活的韵味。最忆孩童时候,外面下着雪,母亲围着小火炉,纳棉鞋、缝棉衣。父亲抽空收拾农具什物,等待天晴后上地干活,平整责任田,整修垮塌的堤坝。我们是闲不住的,到雪地上疯闹玩雪,用小板凳当做雪橇拖拉,找个有坡度的路段滑雪,在场院里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滚成一团,头发脸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雪。鞋袜裤脚袖口湿透了,手脚冻麻木了也不晓得收场。白天晚上总有邻居凑在一起,围炉闲谝,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扯天扯地的。喝着廉价的茶,吃着爆米花、柿饼、红薯干,有时候来点自酿的苞谷烧。酒香氤氲,食香萦舌,乡情浓郁。我等小儿也能打打牙祭,听他们演绎似懂非懂的历史故事。无关纠葛、坦荡不饰、了无牵挂、交谈甚欢,长大了才觉得这是人间至乐。
我素来不喜欢扫雪,并非懒散,喜欢静静地观看那洁白无瑕的雪地,像静谧的心湖,撩拨着无邪的心思。小狗小猫走过去就是一幅写意画,素梅朵朵。鸡群通过,画下一串串鸡爪印,像不像印象派画作?麻雀、喜鹊、野鸽子等小精灵,也会大着胆子登门造访,留下一个个温馨画面。雪霁天晴,湛蓝如洗,空明澄碧,我心胜雪。薄暖的冬阳洒在门前,戴着绒帽子绒围巾的树们渐渐地变瘦,恢复了真面目。屋顶的雪开始化了,在屋檐上形成一道道清亮的水帘,像无数的竖琴弹奏着素冬的曲子,听着听着,竟进入梦乡。阳光在雪地上跳跃。我喜欢看着素净的雪静悄悄地,一点点地消融,变成水和空气,再变成灿烂的云朵,带着不变的初心回归大地天空。我目送着美丽的背影一点点远逝,不也是莫大的幸福吗?远山、村舍、田园,仿佛巨幅的明清水墨卷轴,有种超强的治愈力。临近午间,不少人家屋顶上升起了炊烟,像一绺绺婉约散淡的心绪。这份纯粹的自然美,这些妙不可言的瞬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悟呢?
其实,人生第一场雪都会在童年心灵底片上显影定格,亘古以来,雪还是童年的雪,人却再也回不到童年。这不是悲哀,这只是生活的真相。光阴荏苒,白驹过隙,我也多少次错失了认真地听一场雪的机缘。大自然缺雪少雨,人的心灵世界总是旱情不断。雪小禅说:“听雪,也是听心,听雪的刹那,心里定会开出一朵清幽的莲花。”可不是吗?听听那雪的声音,清幽的莲花,清澈的月光,真的会在心田里缓缓开放,缓缓流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