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页山偶遇
姜福军
文章字数:1157
  12月初的一个下午,外地文友来访,要欣赏页山古柏。文友不常来,不敢怠慢,遂驾车从县城一路向东,直奔古城。
  难得的冬日暖阳,微风清凉,天地安详,道路平坦,车来车往。不足一个小时,就到达古城镇柏庵村古柏旁。
  5000年古柏屹立不倒,主干粗犷敦厚,纹理扭曲斑驳,需七八人伸臂手牵手才能围而合之。主干上又生粗大斜枝,像龙像凤又像龟,向四周延伸开来,遮天蔽日。据记载:洛南页山古柏又名“洛南栖霞柏”“秦岭古柏王”“绿色活化石”,是全国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可见页山古柏亘古不凋,千秋长存,苍劲挺拔,不同凡响。有诗赞曰:“页山高耸接云天,起伏蜿蜒似螺旋,古枝特异千载秀,新枝苍翠四时妍,沧桑历尽经风霜,挺拔英姿独毅然,本固枝荣物华宝,长伴栖霞悬岩巅。”上台阶,沿圆形塑胶道转了三圈,摄影留念,录下古树雄姿,大家一同感叹古柏的神奇。正走下台阶,忽见三五人又说又笑而来,他们也上台阶,绕树转圈,欣赏起古柏来。
  只见那个穿着整齐的女子给一个老者边走边讲着古柏,不时何老师何老师地叫着。我突然认出,老者应是何丹萌老师,但不敢确定。只好趁着间隙,探问那女子:“是何丹萌老师吗?”“是的,是的”那女子连连点头。于是大胆走上前,握住何老师的手:“你好!何老师。没想到和您在这里重逢,真是缘分。”
  记得1999年,何老师在商州创办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身材魁梧,腰板硬朗,憨厚实在。我以乡党名义前去拜见,寻找活路,正好公司锅炉蒸汽管道需要保温节能,他便把此活承包给我,我还挣了千元“大洋”。后来,何老师去了西安,这一别竟是二十多年。我高兴地和何老师合影留念,互留电话,加了微信,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何丹萌老师一直是我文学海洋中的灯塔。在西安,他和陈忠实、贾平凹、孙见喜等文学前辈交往甚多,爱文学也可以说爱到了骨子里。20世纪80年代家乡的油印刊物《洛河》,他常寄稿件支持,到如今《洛河》成了县作协刊物,他又常寄大作关心。今年《洛河》杂志二期还发表了他的美文《去洛南看二棵树》,文中提及的两棵树,一棵是石坡镇李河村的白皮松,另一棵就是页山古柏。虽然不常见面,我常在网上下载他的文章阅读,仿佛与他本人面对面交流。这些年,何丹萌老师著小说、散文、戏剧作品200余万字,成了知名作家,令人敬佩不已。
  临走,何老师当着众人面,虔诚地屈膝下跪,面向古柏磕了三个响头,燃鞭炮于古柏前。我知道在何老师心里,他已把古柏认作自己的再生父母,洛南古城街是他降生的地方,是他的根。他在长安城的夜夜梦中,一定会魂牵梦绕,梦父母、梦古柏、梦自己的童年时光。
  已近古稀的何老师,前两年不小心大腿骨折,拄拐、医治,耽搁了好多事,到现在走路还不太利索,曾经硬朗英俊的四方脸上已布满了岁月的刀痕,但他那明亮的目光、和善的微笑、开阔的胸襟让人铭记于心。
  祝古柏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祝何老师永远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