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提升野生动物致害防控成效
文章字数:789
本报讯 (记者 南 玺)“这次多亏了政府给我们买的野生动物致害保险,不然我这被野猪毁掉的10亩玉米就白白损失了!”不久前,拿到6000元理赔金的商南县十里坪镇村民陈某满意地说。
今年以来,商南县针对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事件频发的问题,探索建立了“四强化三保障”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取得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共赢的良好成效。
强化监测预警,注重源头管控。充分发挥全县1435名生态护林员队伍的“前哨”作用,准确监测发布野生动物活动、疫源疫病及危害预警信息,累计开展监测活动6次,发布预警信息12条。
强化预防控制,突出综合治理。组织实施栖息地优化工程、防控设施建设工程、种群调控工程等综合防控措施,建设封山育林等工程12.35万亩、机械围栏等隔离设施1.3万多米,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60多处,成立专业化狩猎队伍8支,组织捕获野猪、野兔130多头(只),有效提升了综合防控效果。
强化补偿救助,关切群众利益。制定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建立协同救助补偿制度体系,实施野猪成灾致害保险制度、野猪猎捕专项补偿金制度、野猪致害临时救助制度,累计理赔野生动物致害案件558起,赔付金额54.18万元。
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良好风尚。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科学保护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科学保护野生动物新风尚,设置宣传展板、横幅等16个(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品)4000多份。
加大组织保障,提升工作实效。制定印发了《商南县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大制度保障,凝聚工作合力。建立防控协调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林业、公安等11个部门和10个镇(街道)的职能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责任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和共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强大工作合力。加大人力资源、政策资源、项目策划、资金支持等综合资源的保障力度,明显提升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的综合效益。
今年以来,商南县针对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事件频发的问题,探索建立了“四强化三保障”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取得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共赢的良好成效。
强化监测预警,注重源头管控。充分发挥全县1435名生态护林员队伍的“前哨”作用,准确监测发布野生动物活动、疫源疫病及危害预警信息,累计开展监测活动6次,发布预警信息12条。
强化预防控制,突出综合治理。组织实施栖息地优化工程、防控设施建设工程、种群调控工程等综合防控措施,建设封山育林等工程12.35万亩、机械围栏等隔离设施1.3万多米,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60多处,成立专业化狩猎队伍8支,组织捕获野猪、野兔130多头(只),有效提升了综合防控效果。
强化补偿救助,关切群众利益。制定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建立协同救助补偿制度体系,实施野猪成灾致害保险制度、野猪猎捕专项补偿金制度、野猪致害临时救助制度,累计理赔野生动物致害案件558起,赔付金额54.18万元。
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良好风尚。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科学保护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科学保护野生动物新风尚,设置宣传展板、横幅等16个(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品)4000多份。
加大组织保障,提升工作实效。制定印发了《商南县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大制度保障,凝聚工作合力。建立防控协调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林业、公安等11个部门和10个镇(街道)的职能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责任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和共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强大工作合力。加大人力资源、政策资源、项目策划、资金支持等综合资源的保障力度,明显提升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