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文章字数:1070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近年来,商南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茶、食用菌、水杂果、中药材、冷泉鱼、供港菜等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商南县立足资源禀赋,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以重点产业为核心,聚集资源要素,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对口帮扶资金等政策资金,优先支持种植业、养殖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引导技术人才、返乡大学生等参与绿色技术推广,鼓励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创新创业。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聚焦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共建专家工作站,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品牌兴农战略,积极开展“三品一标”产品品牌认证和企业品牌申报,积极鼓励支持生产主体抓特色、创品牌,引导企业走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全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
  发挥示范基地创建带动作用,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管及全程追溯机制,确保标准化技术覆盖生产、贮存、保鲜、运输等全链条,以标准化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配套发展上下游精深加工企业,推进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策划举办开茶节、粤港澳秦岭山珍品鉴推介会等活动,搭建品牌展示与市场对接平台。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化手段,积极发展直播带货、云种植等多业态电商模式,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商南县坚持“链条化”谋划、“链主式”引领、“链长制”推进,将茶旅融合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发展“1+N”(茶菌果畜药渔菜)农业特色产业模式,深度开发茶多酚、香菇脆、果汁、果干等产品,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加大龙头企业引育力度,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推动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农业智能设备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目前,商南县茶叶种植面积28万亩,梅花鹿养殖规模西北第一,高山蔬菜装进沪粤港澳“菜篮子”,茶叶、猕猴桃等农特产品远销海外,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2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已基本形成了集生产加工、技术研发、质量管控、品牌培育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41家,带动2万多户群众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