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葬
文章字数:1295
我还在上大学时,曾在老家见到一只鹰追击鸟儿,把它啄死了,我们刨了个坑,把鸟儿埋了。
那年腊月二十六傍晚,我和外甥小龙到他家去,快到他家旁边那个山湾湾时,几乎同时听到一声尖厉悲伤、疲惫绝望的哀鸣:“嘎——嘎——”一只像是乌鸦的鸟儿迅疾地从背后山头扎来,一边飞一边痛哭。觉得惊奇,忍不住抬头望去,那只鸟身后跟着恶魔——一只身形矫健更加迅疾的老鹰。鹰一会儿尾随身后,一会儿凌空跃到身上,时而挥动一双利爪去抓,时而用整个身体压下来。鹰个子大,操着利嘴,挥着钢爪,鸟儿个头小,软嘴钝爪,根本不敢接招,只有拼命地逃,可留给它的时间太少了。它的哀嚎救不了自己,只是给其他小动物提了醒,报了警,算是尽到了最后一点职责。
受伤的地方钻心的痛,
力气耗尽了,曾经有力的翅膀划不动了,身子越发沉重起来。像是大风刮倒枯树,它一下子划过头顶,向着路下河沟坠去。六岁的小龙最先明白过来,大叫一声:“老鹰啄小鸟哩,舅,咱们快去救救。”说着话,他已翻身跳下土坎,我们连滚带爬地来到河边。
鸟儿身子浸在浅浅的河水里,已不颤抖,尖尖的舌头长长地吊出来,头上一小撮羽毛被血染成了红色,眼睛闭得严严实实。鹰是冲下来的,见到人,只得放弃到嘴的美味,无奈地咒骂着,带着愤怒飞走了。
我把鸟儿小心地从水里抱出来,捧在手中,细细打量。它太像乌鸦了,个头相似,全身油黑,和母亲养的猪一个色,但区别很快被我琢磨出来。它的黑衣服上涂了一层暗蓝色金属光泽,翅膀和尾巴闪着绿色光芒。嘴形细长弯曲,与爪子一道抹着朱红颜料。
小龙伤心地蹲在地上,责怪我为啥不快点下来。天近黄昏,我劝他赶紧回家,他说不急,用一块薄石片在岸边泥土里刨着,说要把鸟儿埋起来,免得鹰再溜回来。我也折了根树枝,加入进来,挖了个一拃深的坑,将鸟儿放进去,填上土。小龙用脚踩结实,搬块石板压在上面。
这事过去多年了,我却一直挂在心头,生出许多思绪。鹰居食物链顶端,以吃肉为生,自然界自有其安排,我们是管了闲事,让鹰饿了肚子。但给死去的鸟儿一点温暖,也是我们该尽的义务。
近来在老家,有天傍晚看见大门墩旁的门墙上有一只蜘蛛,在围剿一只屁斑虫,它在屁斑虫身边转圈子,把银灰色黏濡的细丝一圈圈缠在对方腿上。屁斑虫突然觉得腿脚有点不灵便,好像被绑住似的,没了往日的灵活,它是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感情况不妙,赶紧抽身而走,往墙上爬去。蜘蛛的个头比它小,但跑得快,很快截住,再次带着“绳子”绕圈子。屁斑虫也不示弱,带着绑绳奔跑,“绳子”捆扎得越来越紧,它跑不动了,但还在坚持。最致命的绑索来了,蜘蛛从屁斑虫背上爬过去,再爬回来,重复着这个动作,把屁斑虫网得结结实实,捆得死死的。等到屁斑虫咽气,蜘蛛已累得腿脚酸软,它缓慢地离开,挪步到了门墩角落的洞口,艰难地蠕动进去。
这是它们之间的事,我没有搅和,只是静静地观摩了战斗。等我再来看时,屁斑虫消失了,门墩上落下几个细小的腿散乱地摊着。蜘蛛是享受了晚餐,回家里乐呵去了。
我硬是忍着,没有干预蜘蛛的事,因为有那次鹰抓鸟带来的警示。但我却一直没搞明白那只相貌好看的鸟儿的名字,刚刚查了资料,知是红嘴山鸦。它有好几个称谓:山乌、红嘴鸦、红嘴燕等。它在我们那里很稀罕,我也只见过那一次。
那年腊月二十六傍晚,我和外甥小龙到他家去,快到他家旁边那个山湾湾时,几乎同时听到一声尖厉悲伤、疲惫绝望的哀鸣:“嘎——嘎——”一只像是乌鸦的鸟儿迅疾地从背后山头扎来,一边飞一边痛哭。觉得惊奇,忍不住抬头望去,那只鸟身后跟着恶魔——一只身形矫健更加迅疾的老鹰。鹰一会儿尾随身后,一会儿凌空跃到身上,时而挥动一双利爪去抓,时而用整个身体压下来。鹰个子大,操着利嘴,挥着钢爪,鸟儿个头小,软嘴钝爪,根本不敢接招,只有拼命地逃,可留给它的时间太少了。它的哀嚎救不了自己,只是给其他小动物提了醒,报了警,算是尽到了最后一点职责。
受伤的地方钻心的痛,
力气耗尽了,曾经有力的翅膀划不动了,身子越发沉重起来。像是大风刮倒枯树,它一下子划过头顶,向着路下河沟坠去。六岁的小龙最先明白过来,大叫一声:“老鹰啄小鸟哩,舅,咱们快去救救。”说着话,他已翻身跳下土坎,我们连滚带爬地来到河边。
鸟儿身子浸在浅浅的河水里,已不颤抖,尖尖的舌头长长地吊出来,头上一小撮羽毛被血染成了红色,眼睛闭得严严实实。鹰是冲下来的,见到人,只得放弃到嘴的美味,无奈地咒骂着,带着愤怒飞走了。
我把鸟儿小心地从水里抱出来,捧在手中,细细打量。它太像乌鸦了,个头相似,全身油黑,和母亲养的猪一个色,但区别很快被我琢磨出来。它的黑衣服上涂了一层暗蓝色金属光泽,翅膀和尾巴闪着绿色光芒。嘴形细长弯曲,与爪子一道抹着朱红颜料。
小龙伤心地蹲在地上,责怪我为啥不快点下来。天近黄昏,我劝他赶紧回家,他说不急,用一块薄石片在岸边泥土里刨着,说要把鸟儿埋起来,免得鹰再溜回来。我也折了根树枝,加入进来,挖了个一拃深的坑,将鸟儿放进去,填上土。小龙用脚踩结实,搬块石板压在上面。
这事过去多年了,我却一直挂在心头,生出许多思绪。鹰居食物链顶端,以吃肉为生,自然界自有其安排,我们是管了闲事,让鹰饿了肚子。但给死去的鸟儿一点温暖,也是我们该尽的义务。
近来在老家,有天傍晚看见大门墩旁的门墙上有一只蜘蛛,在围剿一只屁斑虫,它在屁斑虫身边转圈子,把银灰色黏濡的细丝一圈圈缠在对方腿上。屁斑虫突然觉得腿脚有点不灵便,好像被绑住似的,没了往日的灵活,它是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感情况不妙,赶紧抽身而走,往墙上爬去。蜘蛛的个头比它小,但跑得快,很快截住,再次带着“绳子”绕圈子。屁斑虫也不示弱,带着绑绳奔跑,“绳子”捆扎得越来越紧,它跑不动了,但还在坚持。最致命的绑索来了,蜘蛛从屁斑虫背上爬过去,再爬回来,重复着这个动作,把屁斑虫网得结结实实,捆得死死的。等到屁斑虫咽气,蜘蛛已累得腿脚酸软,它缓慢地离开,挪步到了门墩角落的洞口,艰难地蠕动进去。
这是它们之间的事,我没有搅和,只是静静地观摩了战斗。等我再来看时,屁斑虫消失了,门墩上落下几个细小的腿散乱地摊着。蜘蛛是享受了晚餐,回家里乐呵去了。
我硬是忍着,没有干预蜘蛛的事,因为有那次鹰抓鸟带来的警示。但我却一直没搞明白那只相貌好看的鸟儿的名字,刚刚查了资料,知是红嘴山鸦。它有好几个称谓:山乌、红嘴鸦、红嘴燕等。它在我们那里很稀罕,我也只见过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