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点燃一盏“心灯”
文章字数:1260
作为教师,他热爱教育,用爱心、责任心和智慧点亮农村孩子的心灵;作为校长,他以赤诚的情怀,书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秀答卷。他让一个农村偏远学校迸发出新活力,成为一方百姓满意的好学校。他就是镇安县米粮镇西沟小学校长柴绍祥。
“在这里的每一天,既是全新的一天,也是师生一起不断求变,追求美好的一天。”冬日的米粮镇西沟小学,早晚温差大,如往常一样,柴绍祥总是第一个到校。24年如一日,他带学生跑步、陪学生晨读、给学生上课……
2001年9月,柴绍祥被分配到了镇安县海拔最高的学校任教。初到学校,破旧的校舍、泥泞的操场、简易的教室,让他看到孩子们求学的不易。课堂上,他认真对待每一节课,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因人施教;生活中,他尽力照顾每一名学生,总是给予他们帮助。由于工作踏实,教学方法得当,他的教学成绩名列前茅。2013年9月,他开始担任米粮镇西沟小学校长。
乡村学校交通不便,条件简陋,学生基础差,家长不支持。为了改变现实状况,柴绍祥首先从制度抓起。他坚持召开教研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优缺点及时提出意见,帮助教师成长。针对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讲课枯燥、学生不易听懂的情况,他要求新来的老师先听课学习,并由老教师亲自帮带,直到专业能力提高,经过学校测评后,再开始授课。在他的带领下,全校的教风、学风明显变化了,学校的教学氛围浓厚了,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为了改变学校落后的面貌,柴绍祥东奔西走,争取经费。他带着学校全体教师对校园、校门口路面进行硬化,添置图书、仪器、设备、铺垫操场,补充体育器材及设施,安装饮水设备,修建学校围墙,更换打印设备,更新学校院墙内容,净化、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在他的主张下,学校利用现有的师资开设了各类社团活动,学生的在校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李某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孩子学习习惯差,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经常在学校与同学打架。柴绍祥得知情况后,总是利用业余时间,与李某一起交流,了解孩子特长,课间一起做游戏。经过半年的鼓励与陪伴,孩子由内向变得乐观,上课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每天,柴绍祥要把学校所有的区域查看一遍,观察学生的状态,检查教学设施设备有无安全隐患。检查结束,他总会在工作群里通报,表扬优秀,指出问题,要求班主任立即整改。一次次的检查与督促、评比与量化,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在柴绍祥的带领下,这所偏远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学校的管理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当地只要提到柴绍祥,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位责任心很强、很有教育思想、有实干精神的校长。”
为了锻炼学生体魄,培养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柴绍祥在学校内设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给各班划分责任田,每周开展一节劳动实践课。以身作则带领师生共同在基地劳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流汗出力、磨炼意志,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路走来,有艰辛更有成长,有付出更有收获。每次看着农村孩子求知若渴的目光,柴绍祥总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心中便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
“在这里的每一天,既是全新的一天,也是师生一起不断求变,追求美好的一天。”冬日的米粮镇西沟小学,早晚温差大,如往常一样,柴绍祥总是第一个到校。24年如一日,他带学生跑步、陪学生晨读、给学生上课……
2001年9月,柴绍祥被分配到了镇安县海拔最高的学校任教。初到学校,破旧的校舍、泥泞的操场、简易的教室,让他看到孩子们求学的不易。课堂上,他认真对待每一节课,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因人施教;生活中,他尽力照顾每一名学生,总是给予他们帮助。由于工作踏实,教学方法得当,他的教学成绩名列前茅。2013年9月,他开始担任米粮镇西沟小学校长。
乡村学校交通不便,条件简陋,学生基础差,家长不支持。为了改变现实状况,柴绍祥首先从制度抓起。他坚持召开教研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优缺点及时提出意见,帮助教师成长。针对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讲课枯燥、学生不易听懂的情况,他要求新来的老师先听课学习,并由老教师亲自帮带,直到专业能力提高,经过学校测评后,再开始授课。在他的带领下,全校的教风、学风明显变化了,学校的教学氛围浓厚了,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为了改变学校落后的面貌,柴绍祥东奔西走,争取经费。他带着学校全体教师对校园、校门口路面进行硬化,添置图书、仪器、设备、铺垫操场,补充体育器材及设施,安装饮水设备,修建学校围墙,更换打印设备,更新学校院墙内容,净化、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在他的主张下,学校利用现有的师资开设了各类社团活动,学生的在校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李某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孩子学习习惯差,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经常在学校与同学打架。柴绍祥得知情况后,总是利用业余时间,与李某一起交流,了解孩子特长,课间一起做游戏。经过半年的鼓励与陪伴,孩子由内向变得乐观,上课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每天,柴绍祥要把学校所有的区域查看一遍,观察学生的状态,检查教学设施设备有无安全隐患。检查结束,他总会在工作群里通报,表扬优秀,指出问题,要求班主任立即整改。一次次的检查与督促、评比与量化,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在柴绍祥的带领下,这所偏远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学校的管理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当地只要提到柴绍祥,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位责任心很强、很有教育思想、有实干精神的校长。”
为了锻炼学生体魄,培养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柴绍祥在学校内设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给各班划分责任田,每周开展一节劳动实践课。以身作则带领师生共同在基地劳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流汗出力、磨炼意志,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路走来,有艰辛更有成长,有付出更有收获。每次看着农村孩子求知若渴的目光,柴绍祥总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心中便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