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阵地”搭好理论宣讲“大舞台”
本报通讯员 刘 妍
文章字数:648
  “原本是来休闲广场散步的,没想到还收获了不少新知识!”老党员刘双成笑着说。近日,在丹凤县竹林关镇王塬村的休闲口袋公园里,十几名群众围坐在石凳上一起晒太阳,认真聆听村干部用方言宣讲党的最新政策,感慨村里这些年发生的巨大改变。
  自去年丹凤县创新实施“乡音党课”以来,竹林关镇组建的“乡音党课”宣讲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参与者变为宣讲者、传播者。
  农户院落、田间地头、休闲公园、文化广场……处处可见宣讲员的身影。“想让群众每次坐到会议室里听理论宣讲是不现实的。我们就采取不同的宣讲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该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贺炳宇说。通过聚焦惠民政策、农业技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该镇组织宣讲员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微宣讲”活动,以身边故事讲述家乡发展,用身边案例反映时代变迁,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通过一个个“小阵地”串联起理论宣讲的“大舞台”,将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让理论宣讲更具烟火气。
  “各位乡党,今天由派出所民警张同志给大家讲我们怎么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立冬时节,在竹林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志愿者正在开展平安建设“九率一度”、预防网络诈骗的宣传讲座,用案例、问答等方式增强群众的鉴别能力。该镇根据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农技科普、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走访入户、开设课堂、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宣讲,实现“宣讲+实践”结合,将理论宣讲融入为民服务、乡村治理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