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洛南落实创业担保贷款 助推创业促就业
本报通讯员 何 涛
文章字数:1485
  今年6月,洛南县石门镇王桥村种粮大户贺先生因资金紧缺一筹莫展。在事业处于低谷之时,他从“春风行动”招聘会上了解到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县就业服务中心取得联系,短短7天内便申请到了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随后购买了农机具,解了燃眉之急。
  贺先生只是洛南县众多创业担保贷款受益者中的一个。为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洛南县不断强化政策宣传,严把创贷关口,创新工作方式,优化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矛盾,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新活力。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共为15名创业者和18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笔4575万元,直接带动就业300多人。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为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洛南县借助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洛南人社”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宣传渠道,广泛发布创业担保贷款最新政策及申请流程,加大政策宣传。在线下依托“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人社工作进园区进企业、创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宣传解读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对象、额度、期限、贴息等政策,不断提升政策的社会认知度、群众知晓率和受益覆盖面,确保政策宣传及时到位。
  严把业务关口,防范基金风险。洛南县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规范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流程,进一步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核查、审核、发放等各个环节,实现创业担保贷款服务“最多跑一次”,让创业者能够便捷、迅速、高效地获取贷款资金。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审核表、个人征信、担保人信息等进行逐一核实,确保真实性,降低放贷风险。对每位申请人的创业项目、贷款对象实体进行实地考察,确保项目规模和放款额度相匹配,合理化使用创业担保基金,确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为防范贷款逾期风险,在贷款到期前3个月,通过电话提醒和入户通知等方式,对借贷人和反担保人进行还款提醒,及时了解借贷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对已经逾期的创贷中心会同经办银行通过上门追缴、媒体曝光、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手段予以催收,严厉打击骗贷、逃贷和恶意拖欠行为。
  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绿色通道。洛南县以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通过设立政策咨询、申请受理、资格审核、贷款发放等服务窗口,实现申请、审核、发放“一条龙”服务。为不方便来窗口的创业人员开通网上申请、受理业务,为创业者多方位打造一条方便、快捷的贷款“绿色通道”。不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流程,简化和减少各环节的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目前,从贷款申请、资格审核、实地调查到贷款发放环节,整个流程缩短到7个工作日。同时,利用基层劳动保障所扎根一线的优势,将创业贷款“触角”延伸到16个镇(街道)。与合作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银行帮助积极宣传创贷政策,积极创建沟通平台,及时发布动态信息,既宣传了业务政策、建立了双向联系,又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服务水平。
  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创贷管理。县上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定期召开由人社、财政、经办银行,个贷申请人代表、企贷申请人代表等参加的全县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联席会,安排部署,跟踪贷款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加强风险防控制度建设,通过联合调查、集中召开审贷会、联合催收等形式,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业务经办人员风险防控能力。每季度复查经办银行申报贴息人员就业信息和经营情况,不符合贴息条件的不予贴息,推进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操作规范化、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