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特色产业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文章字数:951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依托独特的生态禀赋与区位优势,锚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通过全链条延伸、多业态融合、深层次赋能,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县域振兴之路。
  商南统筹抓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在推动“三提升、三延伸”上持续用力,积极构建“企业+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让茶农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实现从“种茶卖原料”到“全链条创收益”的转变。为破解传统茶业附加值低的难题,该县大力推动茶旅文康深度融合,打造了富水茶海公园、试马北茶小镇、清油河茶园风情园3个万亩茶旅融合示范园,园内不仅设有茶叶采摘体验区、茶艺展示区、茶文化博物馆,还配套建设了茶主题民宿、康养中心,让游客在“采一叶春茶、品一壶香茗、赏一园春色”中感受茶乡魅力。截至目前,新建改造茶园9000余亩,新发展茶叶合作社99家,带动6200余户茶农户均增收1.2万元,一产产值达15.6亿元,带动旅游收入38.8亿元。
  商南依托秦岭腹地优质的冷泉水资源,出台《渔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从鱼苗繁育、标准化养殖到精深加工、市场推广全链条给予扶持,推动冷泉鱼产业从“单一养殖”向集繁育养殖、产品加工、休闲餐饮、文旅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转型。为延伸产业链条,全县新培育渔业养殖主体30个,创办水产品加工厂2个,开发出鱼子酱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同时,打造渔旅融合园区4个,将冷泉鱼养殖与休闲垂钓、特色餐饮、科普教育结合,游客可亲手捕捞、现场品鉴,沉浸式体验“从鱼塘到餐桌”的乐趣。全县冷泉鱼产业设施养殖规模达2.2万立方米,总产量2050吨,综合产值1.18亿元,让“一条鱼”游出了亿级产业的潜力。
  商南依托秦岭南麓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将“药食同源”理念与地方饮食文化结合,重点推广“金丝茶宴”“冷泉鱼宴”“珍馐鹿宴”3大特色主题药膳,推动“文旅+康养+中医+膳食”深度融合,让药膳不仅成为养生美食,更成为传播商南文化的载体。为确保药膳品质,商南严格筛选药食同源食材,目前已确定药食同源品种102种,471种药膳食材通过“三品一标”国家认证,从源头保障食材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在产业延伸上,全县发展药膳餐饮企业35家,带动中药材种植规模持续增长,形成“种植+加工+餐饮”的产业链,带动60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