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满意清单”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文章字数:1577
  “老王,飞线充电太危险了。”“您反映的充电桩选址问题,我们和物业敲定了两个点位,您看看哪个更方便?”在商南县城关街道文明路社区,县人大代表赵爱焕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居民需要的地方。作为社区人大观察点的“核心纽带”,她以“真心、细心、恒心”践行履职承诺,让观察点从“民意收集站”变身“民生服务站”,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满意清单”。
  真心听民意:把“民情记录本”写满民生温度
  “光坐在办公室里听不见真声音,得把接待处搬到居民家门口。”这是赵爱焕履职时的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民意无遗漏,她牵头在社区大厅设立固定观察点接待处,坚持每月至少2次带着“民情记录本”走进小区楼院、沿街商铺,和居民拉家常、聊诉求。
  在走访老旧小区时,多位居民向她倒苦水:“想装电梯又怕流程复杂,邻里意见也难统一,这事拖了好长时间了。”赵爱焕当即逐户走访,把每户的顾虑——“担心费用分摊不均”“怕影响低层采光”“不知道去哪提交材料”一一记在本子上。回到观察点后,她立刻联合观察员梳理问题,最终推出“政策解读—意见协调—材料代办”全流程服务方案:先邀请住建部门工作人员上门讲政策,再组织居民召开协调会制定分摊方案,最后由观察点志愿者帮忙跑腿提交材料。经过几个月的跟进,社区3栋老旧楼顺利完成电梯加装。
  细心解难题:让“问题中转站”跑出治理速度
  “群众反映的小事,都是关乎生活的大事,一点都不能马虎。”在赵爱焕看来,观察点不仅要收集民意,更要成为解决问题的“加速器”。她始终聚焦社区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小事”,用细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此前,有居民在观察点投诉:“小区垃圾好几天没人清,一到夏天全是味儿,卫生死角也多。”赵爱焕当天就和观察点观察员、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现场走访,发现是垃圾清运频次不足、保洁人员巡查不到位导致的问题。她立刻联系街道城管部门和物业公司,督促其增加清运频次,同时要求保洁人员每天巡查并清理卫生死角。一周后再回访,小区环境已焕然一新,居民李师傅说:“现在小区里干干净净的,看着都舒心。”
  物业管理纠纷也是社区的常见问题。有业主曾反映“物业收费不透明,家里漏水报修好几次都没人管。”赵爱焕牵头组织业主代表、物业公司召开协调会,一方面要求物业公司公示收费明细,另一方面制定“报修响应机制”,规定维修人员须在规定时间内上门处理。经过2次调解,物业公司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还退还了部分不合理收费,业主们的不满也随之化解。
  恒心促长效:用“治理助推站”筑牢民生根基
  “解决一个问题不算完,要从根源上防止问题反复,才能让群众长期受益。”赵爱焕深知,履职不能“一阵风”,必须用恒心推动长效治理。针对社区反复出现的“电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问题,她没有只停留在“临时清理”,而是组织观察员、人大代表、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了1个月的专项入户走访,摸清辖区电动车保有量、居民充电需求等情况。
  最终,在她的推动下,社区新增2处充电桩,可同时满足30辆电动车充电;她还牵头起草《社区电动车管理公约》,通过居民投票表决后正式实施,明确“禁止飞线充电”“划定停放区域”等条款。此外,她还协调物业公司增加日常巡查频次,发现违规停放、飞线充电及时劝阻,让社区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向“主动预防问题”。
  不仅如此,赵爱焕还注重把观察点收集的意见建议转化为长效政策。去年,她将“降低天然气安装入户费”“增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3条建议整理成代表议案提交,其中“降低天然气安装入户费”的建议被纳入区民生实事项目,惠及辖区几百户居民。
  如今,在赵爱焕的带动下,社区人大观察点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活窗口”——这里不仅能听到最真实的民意,更能看到问题解决的实效。“作为人大代表,我就是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只要能帮群众解决问题,再辛苦也值得。”赵爱焕说,未来她会继续带着“三心”履职,让观察点更有活力,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