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洛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
本报通讯员 马召平 李 岩
文章字数:892
  新材料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新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将一块块矿石“转化”为走俏市场的高端新材料,新材料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日前,投资1.5亿元、年产13万吨的耐火材料生产工厂在商南县建成并进入生产设备调试环节,投产后将带动当地镁橄榄岩从简单开采到精深加工的跨越发展。
  商洛热盾高温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有朝介绍:“橄榄砂原来利用率只能达到60%至70%,现在我们橄榄砂利用率最低在95%,原来1吨正常情况下是300元到400元,现在不定型产品1吨价格高的有六七千元。”
  镁橄榄岩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卫生材料,商南县作为我国镁橄榄岩三大主产地之一,镁橄榄岩探明储量有5亿吨。今年以来,当地积极招商引资,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发耐火材料系列产品,推动了镁橄榄岩全链化利用。项目一期投产之后,估计年产值在1.8亿元至2.2亿元,利税在15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80人;二期项目投产之后,年估计产值在3亿元以上,利税在2500万元以上。
  在陕西中钒昌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技术的迭代升级,钒矿石中的五氧化二钒转化率提升到了99.5%以上,公司依此技术研发的钒氮合金,被形象地称为“工业味精”,畅销国内各大钢厂,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公司生产厂长王四红说:“在整个建材行业里面,我们的钒氮合金基本上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在建材里面添加了钒氮合金,它能提高整个钢材的可塑性、延展性和强度。”
  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商洛高新区建起了新材料产业园,聚集了陕西锌业、陕西延长、陕西天野、商洛比亚迪等一批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商洛天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精准聚焦“钒资源高值化利用”,研发生产的钒铝合金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市场产品订单接连不断。
  目前,我市新材料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达68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36.99亿元,同比增长10.8%,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商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永山说:“我们主动融入了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以合金材料为支撑,以电池材料和电子材料为方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发展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期形成具有商洛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