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场跨越国界的文旅交融之旅
本报记者 王江波
文章字数:2611
  伏尔加河的晨雾尚未散尽,丹江上空的霞光已经为山脉晕开一层柔和的金。10月29日上午10时50分,“呜——”伴随着远处传来一声悠长的汽笛声,首趟俄罗斯青少年游学团北京至丹凤旅游专列缓缓驶入丹凤火车站。这座秦岭深处的小城,开启了一段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从棣花古镇的乡土风情到葡萄星球园区的非遗体验,从船帮会馆的商贸往事到丹凤酒庄的百年酒香,俄罗斯游客的欢笑为秋日丹凤平添了一抹热闹与温情。
  狮舞篝火映笑颜
  上午10时,丹凤火车站广场早早被喜庆氛围包裹。“欢迎首趟俄罗斯游学团北京至丹凤旅游专列”横幅在秋风中舒展,出站口两侧几十名身着表演服的舞狮队员正对着镜子整理狮头,锣鼓手们握着鼓槌的手微微发力,眼神里满是期待。
  “来了!来了!”随着人群中一声欢呼,一列绿色的专列在站台上缓缓停靠,当第一位俄罗斯游客率先提着行李箱走下站台时,“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骤然炸响,两头“金狮”应声跃起。
  穿梭在俄罗斯游客中间的“金狮”,时而与游客互动拍照,时而俯身轻蹭游客的手背。人群中,俄罗斯游客纷纷举起相机拍摄舞狮表演。镜头外,围观的市民用力挥手向俄罗斯游客问好,俄罗斯游客伊万诺夫用略显生涩的中文回应:“谢谢你们,中国人很热情!”
  傍晚,金山康养城的广场上燃起熊熊篝火。橘红色的火焰将周围人的脸庞映得通红。
  “牵手前后交错,跟着节奏来。”篝火旁,工作人员为俄罗斯游客讲解着舞步要领,当悠扬旋律在广场上响起时,工作人员不停地向俄罗斯游客招手,邀请他们加入队伍。
  起初,一些羞涩的俄罗斯游客,偶尔还会踩错拍子,但是在热闹气氛的渲染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游客走进队伍,一起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舞来,跟着旋律舞动,语言的隔阂在欢快的舞步中悄然消散。
  “和大家一起跳舞很开心,像和家人在一起一样。”俄罗斯翻译玛尔塔擦着脸上的汗水,笑容格外灿烂。篝火旁,中俄友人一起唱着、跳着、笑着,将夜色中的丹凤晕染得满是温暖。
  古镇园区话交融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棣花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为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增添了一丝暖意。古镇入口处,“棣花古镇”四个鎏金大字刻在门楼上,讲解员拿着扩音器轻声介绍:“棣花古镇有千年历史,其中的宋金街见证了宋金时期的历史变迁,曾是宋金分界线的象征。”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的民居屋檐下挂着的幌子随风摇曳,将游客带入古朴静谧的氛围中。在古镇讲解员的带领下,游学团成员沿着街道缓缓前行。
  “这里的建筑很特别,像在故事书里一样!”刚踏入棣花古镇,俄罗斯少年桑志玛便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兴奋地和同伴分享眼前的景象。
  如果说棣花古镇让俄罗斯游学团感受到了陕南的传统乡土文化,那么葡萄星球园区则让他们体验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走进葡萄星球园区,园区内的非遗扎染体验区内,十几张长桌上摆放着白色的棉布、染料、扎线等工具,非遗传承人正等待着大家的到来。
  “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艺,通过捆扎、折叠、染色等步骤,可以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图案。”非遗传承人一边向大家展示扎染作品,一边讲解制作方法。俄罗斯游客纷纷拿起白色棉布,按照指导,用绳子紧紧捆扎出花纹。
  20分钟后,在小心翼翼解开绳子后,一块块印有不规则花纹的棉布展现在眼前。“太神奇了!”赫拉迪娜激动地举起棉布,和同伴们炫耀。
  体验完非遗扎染,游学团的青少年来到园区草坪,几十名身着红色校服的丹凤中学学生早已等候在此。
  丹凤中学的学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书法作品。“中俄友谊长存”“温故而知新”“山水同源”……一幅幅楷书作品,在墨香中缓缓打开。他们郑重地将作品递给俄罗斯青少年:“希望它能见证我们的友谊,也希望你能喜欢。”
  今年14岁的薇拉接过作品,轻轻抚摸着宣纸,激动地说:“这太珍贵了!我要永远珍藏这份友谊。”
  酒香会馆品历史
  10月30日上午,游学团走进丹凤酒庄。刚进大门,浓郁的葡萄酒香气扑面而来,让人瞬间沉浸在醇厚的酒香中。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大家走进葡萄酒酿造车间。车间里,巨大的不锈钢发酵罐整齐排列。
  “葡萄酒的酿造要经过采摘、破碎、发酵、陈酿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葡萄酒的口感。”工作人员指着发酵罐,向大家详细介绍。
  当得知丹凤因独特的山地气候与土壤条件,造就了与俄罗斯南高加索地区相似的葡萄酒种植环境时,游客纷纷惊叹于地理环境的奇妙关联。
  “我们家乡的葡萄酒带着浆果的甜香,丹凤的葡萄酒味道细腻,口感非常好,这是两条河流赋予的独特味道。”塔季亚娜梅伦蒂耶娃在品尝过丹凤葡萄酒后说道。
  在酒庄的文化展厅里,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向大家讲解:“丹凤葡萄酒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现在,我们结合现代科技,让丹凤葡萄酒走向了全国,甚至出口到其他国家。”游客认真地听着,时不时互相交流。
  随后,大家来到了酒庄的品酒室。品酒师为每个人倒上了一杯丹凤酒庄的经典葡萄酒,并向大家讲解品酒的方法:“首先观察葡萄酒的颜色,然后闻它的香气,最后品尝它的口感,感受它的余味。”俄罗斯游学团按照品酒师的指导,认真地品味着葡萄酒,不时和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感受。
  “丹凤葡萄酒的味道很特别,和我们俄罗斯的葡萄酒不一样。”俄罗斯游客萨沙说,“在这里,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葡萄酒,还了解了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学到了很多知识。”
  下午,游学团来到船帮会馆。走进会馆,一座高大的戏楼映入眼帘,戏楼的木雕堪称一绝,屋檐下的“百鸟朝凤”图案栩栩如生,每一根木纹都透着工匠的用心。讲解员周亮指着戏楼的木雕,轻声说:“这座戏楼建于清代,当年丹江航运兴盛,船帮们生意兴隆,就集资修建了这座会馆,作为议事、聚会、看戏的场所。”
  “过去,丹江是连接陕西和湖北等地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大量的货物通过丹江运往各地。”讲解员还向大家讲述了丹江航运的历史。
  站在船帮会馆的院子里,看着眼前的古建筑,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俄罗斯游学团游客纷纷表示,这里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丹江的商贸历史,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魅力。
  正如丹凤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仁广所说:“俄罗斯游学团专列,搭建了中俄文化交流平台,让俄罗斯游客领略了丹凤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韵,同时也加强了中俄文化交流,为中俄文旅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华灯初上,随着首趟俄罗斯游学团北京至丹凤旅游专列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这场跨越国界的文旅交融之旅,如同一颗种子,在中俄两国人民心中悄然生长,为中俄两国的友好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丹凤,感受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共同谱写文旅交融、友好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