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文章字数:1585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桃峰)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8和0.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1%。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种植业形势良好。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85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增加值85.21亿元,增长3.0%。种植业生产形势良好,产值同比增长3.5%,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夏粮19.28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2.54万吨,增长4.4%;园林水果产量2.29万吨,增长1.7%。畜牧业稳定恢复,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00万吨,禽蛋产量5.02万吨,增长4.6%。三季度末,生猪出栏49.99万头,同比下降10.0%,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支柱产业带动有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增幅分别较上半年提升0.4、0.2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支撑有力,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9.4%。其中,现代材料增长9.0%,生物医药增长14.6%,绿色食品增长7.4%。重点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9.9%,中成药增长21.9%,铁矿石成品矿增长11.5%,精炼铜增长 14.8%,黄金增长27.3%。企业效益提升加快,1月—8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增长7.4%,较上半年提升4.4个百分点。
有效投资稳中趋缓,重点行业投资保持活跃。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较1月—8月回落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8%,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3.9%。投资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4%,较1月—8月加快2.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44.2%,连续8个月保持较快增长;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7.3%,房地产投资增长8.3%,分别较1月—8月加快4.9、6.3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60亿元,同比增长7.1%。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6.82亿元,增长11.1%,较1月—8月回落0.5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85.09亿元,增长11.2%;乡村1.74亿元,增长6.9%。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9.51亿元,增长7.8%;商品零售77.32亿元,增长11.6%。按商品类别看,生活类商品稳定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21.7%、43.4%、14.6%。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需求加快释放,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1%;家具类、通信器材类分别增长17.9%和93.5%。
金融存贷款连续增长,财政收支保持稳定。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28.90亿元,同比增长8.0%;贷款余额1189.40亿元,增长8.6%,其中中长期贷款878.60亿元,增长4.4%。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6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12.46亿元,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70亿元,同比增长6.7%。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镇居民。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6元,同比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19元,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4元,增长6.3%,快于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16,较上年同期缩小0.02。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有利因素进一步聚集,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需求不足、预期偏弱,市内部分企业、行业经营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一都四区”总目标抓落实,聚焦“八场硬仗”攻坚求突破,做强主导产业、抓实重点项目、做优营商服务、提升发展效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和增强全市经济向好态势,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种植业形势良好。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85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增加值85.21亿元,增长3.0%。种植业生产形势良好,产值同比增长3.5%,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夏粮19.28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2.54万吨,增长4.4%;园林水果产量2.29万吨,增长1.7%。畜牧业稳定恢复,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00万吨,禽蛋产量5.02万吨,增长4.6%。三季度末,生猪出栏49.99万头,同比下降10.0%,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支柱产业带动有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增幅分别较上半年提升0.4、0.2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支撑有力,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9.4%。其中,现代材料增长9.0%,生物医药增长14.6%,绿色食品增长7.4%。重点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9.9%,中成药增长21.9%,铁矿石成品矿增长11.5%,精炼铜增长 14.8%,黄金增长27.3%。企业效益提升加快,1月—8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增长7.4%,较上半年提升4.4个百分点。
有效投资稳中趋缓,重点行业投资保持活跃。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较1月—8月回落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8%,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3.9%。投资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4%,较1月—8月加快2.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44.2%,连续8个月保持较快增长;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7.3%,房地产投资增长8.3%,分别较1月—8月加快4.9、6.3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60亿元,同比增长7.1%。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6.82亿元,增长11.1%,较1月—8月回落0.5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85.09亿元,增长11.2%;乡村1.74亿元,增长6.9%。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9.51亿元,增长7.8%;商品零售77.32亿元,增长11.6%。按商品类别看,生活类商品稳定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21.7%、43.4%、14.6%。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需求加快释放,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1%;家具类、通信器材类分别增长17.9%和93.5%。
金融存贷款连续增长,财政收支保持稳定。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28.90亿元,同比增长8.0%;贷款余额1189.40亿元,增长8.6%,其中中长期贷款878.60亿元,增长4.4%。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6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12.46亿元,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70亿元,同比增长6.7%。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镇居民。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16元,同比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19元,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4元,增长6.3%,快于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16,较上年同期缩小0.02。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有利因素进一步聚集,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需求不足、预期偏弱,市内部分企业、行业经营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一都四区”总目标抓落实,聚焦“八场硬仗”攻坚求突破,做强主导产业、抓实重点项目、做优营商服务、提升发展效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和增强全市经济向好态势,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