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年品牌焕发新活力
					
						
						文章字数:2194
						
						      陈永富 樊利仁
 2025年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上,宾客云集,共同品鉴百年味道。
    2025年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上,宾客云集,共同品鉴百年味道。
丹凤葡萄酒源于1911年,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百年葡萄酒”品牌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风靡全国,被指定为国宴接待用酒、陕西省人民政府接待用酒,先后获得法国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等荣誉,获评“中华老字号”“陕西非遗产品”。
近年来,丹凤县将葡萄酒作为县域首位产业,聚焦市场需求,从2023年起,连续3年依托“6·18”电商节、大型红酒文化交流会平台,精心策划系列活动,宣传推介葡萄酒系列产品,展示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发展活力,累计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报道5000多条次,总点击量突破1000万人次,构建起会前预热、会中造势、会后延效的全周期宣传格局,有效提升了百年“老品牌”影响力、激发了市场新活力。
做法与成效
精心策划主题好,宣传氛围声势高。成立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宣传和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一城红酒・百年味道”主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策划会和安排部署会议,动员100多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活动预告,并将宣传周期拆解为会前、会中、会后3个阶段,精心打造“名人推介”“盛会前瞻”“酒庄瑰宝”“一城红酒・系列漫画”主题栏目,点击量突破20万人次,有效聚拢公众注意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主流媒体积极配合,权威矩阵格次高。邀请人民网、环球网、凤凰网、陕西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全程跟进宣传报道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组织媒体围绕“嘉宾走访酒庄”“葡萄酒新品发布”“国潮直播带货对决”等环节,持续采访外国友人、文化名人以及经销商,刊发系列宣传稿件,接连推出深度报道,丹凤葡萄酒在主流媒体产生良好舆论影响。
宣传带货效果好,网络销售创新高。县委宣传部牵头,县电商中心、三大酒庄配合,组织开展“百名网络达人带货直播”活动,邀请100多名网络达人参与直播互动,将“品牌传播”与“市场转化”深度结合,创新推出“秦岭洞藏国潮直播带货限时对决”等系列活动,让直播成为“看得见的宣传、带得动的销售”。活动期间,单场最高在线人数突破8000多人,三大酒庄销售红酒1.2万单、销售额达256.4万元。
文化名人宣传好,红酒内涵认知高。邀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仓、西安理工大学教授王家民、一级演员冀福记、秦岭画派创始人刘凤林等20多名文化名家参与宣传,以多元视角为品牌注入文化灵魂。陈仓从家乡情感与文学创作出发,讲述丹凤红酒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关系,冀福记凭借深厚艺术功底与国民认知度,录制“邀您共品丹凤醇香”短视频,单条点击量达5万人次。2024年,董宇辉在丹凤举办主题对话活动,直播推介销售丹凤葡萄酒价值750万元。
外国友人评价好,国际传播点赞高。精心策划国际传播环节,邀请牙买加、巴哈马等国驻华使节以及俄罗斯留学生等20多名外国友人参与活动,外国友人纷纷称赞“丹凤红酒口感醇厚、香气独特,既有欧洲红酒的细腻,又有中国秦岭的风土特色”,“丹凤红酒好喝”成为大家的共同评价。俄罗斯留学生Liya手持丹凤酒庄洞藏红酒的打卡视频发布后点击量突破3.5万人次。
精彩回顾成效好,整合传播热度高。每次丹凤葡萄酒宣传推介活动结束后,及时启动“精彩回顾”工作,通过素材整合、媒体联动,让活动热度持续发酵,巩固宣传推介成果。制作90秒精彩回顾视频,浓缩活动开幕盛况、三大酒庄体验、直播带货热潮、名家访谈亮点、外宾互动瞬间等内容,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县电视台等平台循环推送,让未参与活动的群众直观感受到活动现场氛围。
短板与不足
品牌挖掘宣传有待加强。对葡萄酒产业文化挖掘宣传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对历经100多年沉淀出的“坚守而不守旧,融合而不失本真”的生命力,以及丹凤葡萄酒“传承、匠心、创新、融合”内涵挖掘提炼不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社会宣传仍有短板不足。节会活动、名人带动效应宣传推介热度维持时间有限,组织企业参加丝博会、农高会等各类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以及在发达城市、人员密集区域的宣传推介还需加强。
媒体宣传还需持续用力。虽然邀请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介,但大多是在红酒文化交流会等活动期间进行的,常态化专题宣传、葡萄酒细分领域宣传等还需持续发力,尚未形成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品牌效应。
对策与建议
建强宣传推广队伍。组建由宣传、经贸、电商、文联、融媒体以及葡萄酒协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宣传队伍,研究制定行业重点宣传团队奖补办法,围绕丹凤葡萄酒品牌文化挖掘、网络宣传推广等内容,开设营销人员培训课程,组织人员考察学习,提升宣传营销技能。
丰富营销宣传网点。发挥葡萄酒协会作用,组织和引导葡萄酒企业在西安、南京、上海、广州等地注册销售公司,对在葡萄酒重点消费区域建立直销体验中心和直营店的予以奖补。拓展与省内外景区、酒店等联营,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高交集团等合作,形成多元场景支撑的宣传营销网络。
加强文旅融合宣传。以丹凤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为招牌,持续深化“康养+红酒”“文旅+红酒”“研学+红酒”等营销模式,组织葡萄酒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展销会、进出口博览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丹凤葡萄酒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出口创汇额。
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开发丹凤葡萄酒统一销售平台、微信小程序,持续完善名人推介、网红带货模式,创新开展定制化销售,通过“两微一抖+B站小红书”进行场景化、分众化宣传。支持葡萄酒协会牵头继续办好红酒节、红酒博览会、红酒品鉴会、葡萄酒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提升百年“老品牌”热度。
					
                 2025年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上,宾客云集,共同品鉴百年味道。
    2025年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上,宾客云集,共同品鉴百年味道。丹凤葡萄酒源于1911年,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百年葡萄酒”品牌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风靡全国,被指定为国宴接待用酒、陕西省人民政府接待用酒,先后获得法国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等荣誉,获评“中华老字号”“陕西非遗产品”。
近年来,丹凤县将葡萄酒作为县域首位产业,聚焦市场需求,从2023年起,连续3年依托“6·18”电商节、大型红酒文化交流会平台,精心策划系列活动,宣传推介葡萄酒系列产品,展示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发展活力,累计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发布新闻报道5000多条次,总点击量突破1000万人次,构建起会前预热、会中造势、会后延效的全周期宣传格局,有效提升了百年“老品牌”影响力、激发了市场新活力。
做法与成效
精心策划主题好,宣传氛围声势高。成立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宣传和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一城红酒・百年味道”主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策划会和安排部署会议,动员100多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活动预告,并将宣传周期拆解为会前、会中、会后3个阶段,精心打造“名人推介”“盛会前瞻”“酒庄瑰宝”“一城红酒・系列漫画”主题栏目,点击量突破20万人次,有效聚拢公众注意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主流媒体积极配合,权威矩阵格次高。邀请人民网、环球网、凤凰网、陕西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全程跟进宣传报道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组织媒体围绕“嘉宾走访酒庄”“葡萄酒新品发布”“国潮直播带货对决”等环节,持续采访外国友人、文化名人以及经销商,刊发系列宣传稿件,接连推出深度报道,丹凤葡萄酒在主流媒体产生良好舆论影响。
宣传带货效果好,网络销售创新高。县委宣传部牵头,县电商中心、三大酒庄配合,组织开展“百名网络达人带货直播”活动,邀请100多名网络达人参与直播互动,将“品牌传播”与“市场转化”深度结合,创新推出“秦岭洞藏国潮直播带货限时对决”等系列活动,让直播成为“看得见的宣传、带得动的销售”。活动期间,单场最高在线人数突破8000多人,三大酒庄销售红酒1.2万单、销售额达256.4万元。
文化名人宣传好,红酒内涵认知高。邀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仓、西安理工大学教授王家民、一级演员冀福记、秦岭画派创始人刘凤林等20多名文化名家参与宣传,以多元视角为品牌注入文化灵魂。陈仓从家乡情感与文学创作出发,讲述丹凤红酒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关系,冀福记凭借深厚艺术功底与国民认知度,录制“邀您共品丹凤醇香”短视频,单条点击量达5万人次。2024年,董宇辉在丹凤举办主题对话活动,直播推介销售丹凤葡萄酒价值750万元。
外国友人评价好,国际传播点赞高。精心策划国际传播环节,邀请牙买加、巴哈马等国驻华使节以及俄罗斯留学生等20多名外国友人参与活动,外国友人纷纷称赞“丹凤红酒口感醇厚、香气独特,既有欧洲红酒的细腻,又有中国秦岭的风土特色”,“丹凤红酒好喝”成为大家的共同评价。俄罗斯留学生Liya手持丹凤酒庄洞藏红酒的打卡视频发布后点击量突破3.5万人次。
精彩回顾成效好,整合传播热度高。每次丹凤葡萄酒宣传推介活动结束后,及时启动“精彩回顾”工作,通过素材整合、媒体联动,让活动热度持续发酵,巩固宣传推介成果。制作90秒精彩回顾视频,浓缩活动开幕盛况、三大酒庄体验、直播带货热潮、名家访谈亮点、外宾互动瞬间等内容,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县电视台等平台循环推送,让未参与活动的群众直观感受到活动现场氛围。
短板与不足
品牌挖掘宣传有待加强。对葡萄酒产业文化挖掘宣传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对历经100多年沉淀出的“坚守而不守旧,融合而不失本真”的生命力,以及丹凤葡萄酒“传承、匠心、创新、融合”内涵挖掘提炼不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社会宣传仍有短板不足。节会活动、名人带动效应宣传推介热度维持时间有限,组织企业参加丝博会、农高会等各类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以及在发达城市、人员密集区域的宣传推介还需加强。
媒体宣传还需持续用力。虽然邀请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介,但大多是在红酒文化交流会等活动期间进行的,常态化专题宣传、葡萄酒细分领域宣传等还需持续发力,尚未形成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品牌效应。
对策与建议
建强宣传推广队伍。组建由宣传、经贸、电商、文联、融媒体以及葡萄酒协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宣传队伍,研究制定行业重点宣传团队奖补办法,围绕丹凤葡萄酒品牌文化挖掘、网络宣传推广等内容,开设营销人员培训课程,组织人员考察学习,提升宣传营销技能。
丰富营销宣传网点。发挥葡萄酒协会作用,组织和引导葡萄酒企业在西安、南京、上海、广州等地注册销售公司,对在葡萄酒重点消费区域建立直销体验中心和直营店的予以奖补。拓展与省内外景区、酒店等联营,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高交集团等合作,形成多元场景支撑的宣传营销网络。
加强文旅融合宣传。以丹凤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为招牌,持续深化“康养+红酒”“文旅+红酒”“研学+红酒”等营销模式,组织葡萄酒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展销会、进出口博览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丹凤葡萄酒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出口创汇额。
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开发丹凤葡萄酒统一销售平台、微信小程序,持续完善名人推介、网红带货模式,创新开展定制化销售,通过“两微一抖+B站小红书”进行场景化、分众化宣传。支持葡萄酒协会牵头继续办好红酒节、红酒博览会、红酒品鉴会、葡萄酒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提升百年“老品牌”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