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文章字数:1232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筑牢政策支撑链,厚植服务赋能链,织密维权防护链,催化成果转化链,构筑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商南县成立由32个职能部门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班,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清单》等文件,建立“以考促改、以考促优”的联动评价机制,形成“督查—整改—提升”工作闭环,全县商标有效注册量、专利授权量分别实现年均增长24.3%和10.87%,高价值专利持有量稳居全市第二,经验做法在省《发展改革动态》刊发。大力实施知识产权特派员联系制度,推行“点单式”普法和“点对点”法律服务,指导9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22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送普法短信5700多条,新增专利授权28件,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30件,有效发明专利62件,新增高价值专利2件。同时,扎实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知识产权入园惠企”“商标兴企富农”等活动,搭建银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桥梁,力促企业“知产”变“资产”“专利”成“红利”,以品牌化发展和市场化推广带动商南特色产业发展,指导虎之翼科技公司以76件专利质押获得融资贷款15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商标注册申请148件、注册137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625件,其中涉农商标768件,商洛秦岭泉茗茶业有限公司获评“陕西好商标”,“双山”商标被认定为“商洛老字号”。
  商南县与河南省淅川县、湖北省郧阳区签订三省三县区跨区域联动执法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市场主体登记事项公示信息、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联合“双随机”执法检查。三地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双随机”执法中实现标准共商、数据共享、执法共联、信用共管,共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示范高地”和区域执法协作“样板工程”。织密执法协作网络,建立“三张清单”,联合制定跨区域检查重点行业清单、高风险主体清单、共性违法行为清单,聚焦茶叶、中药材、农产品、工业产品等三地特色产业,实施精准监管;推行“三项机制”,跨区域线索移交“即时响应”、案件协查“专班对接”、执法结果“互认互信”,破解异地取证难、执行难问题。创新“双随机”监管模式,统筹三县区执法力量,探索“联合编组、交叉检查”模式,对三县区贸易直通的粮油企业、食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实施“一次抽查、全面体检”,依托信息化平台,推动抽查任务、对象、人员“三统一”,避免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强化信用联合惩戒,建立三地知识产权违法企业“黑名单”共享库,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约谈、联合公示、联合限制,形成“一处违法、三地受限”的信用约束格局。共建重点行业靶向检查名录库,强化三地协同联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统一执法标准和自由裁量,缩小三县区在案件定性、处罚幅度等方面的差异程度,实现“一地发现、三地联动、全域闭环”。截至目前,三地联合开展市场主体登记事项公示信息、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联合“双随机”执法检查3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5家、知识产权企业12家,逐步健全源头追溯、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等长效机制,凝聚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