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公开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文章字数:1019
本报讯 2024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省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开展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5年1月21日反馈了督察报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动认领任务,紧盯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压紧压实责任,扎实推进整改。截至目前,督察反馈的26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14个,12个问题正在按时序整改,并取得阶段成效。
提高站位坚决扛牢整改政治责任。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最严肃的态度、最严谨的作风、最严明的纪律,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严从实推进整改。制定《商洛市贯彻落实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建立整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市生态委办公室建立健全机制,定期跟踪进展,强化督办问效。市级相关部门与各县区协同联动、举一反三,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市纪委监委对督察组移交的2个责任追究问题,及时制定问责工作方案,依法依规完成追责问责。
紧盯重点全力推动整改任务落实。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严格秦岭区域产业准入,深入实施矿山整治和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围绕矿山、尾矿库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洛南黄龙河水质稳步提升。持续实施丹江流域涉锑治理,丹江出境断面锑浓度持续稳定控制在生态环境部管控限值以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加强源头管控,全市11条主要河流25个监测断面和8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出台《商洛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加强优先监管地块污染管控,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稳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大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推动五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持续发展壮大。加快矿业“五化”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深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有序推进减污降碳工作,化学需氧量等三项指标超额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
下一步,我市将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以过硬的立场、品质、能力、意志抓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整到位、改彻底,坚决当好秦岭卫士。
提高站位坚决扛牢整改政治责任。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最严肃的态度、最严谨的作风、最严明的纪律,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严从实推进整改。制定《商洛市贯彻落实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建立整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市生态委办公室建立健全机制,定期跟踪进展,强化督办问效。市级相关部门与各县区协同联动、举一反三,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市纪委监委对督察组移交的2个责任追究问题,及时制定问责工作方案,依法依规完成追责问责。
紧盯重点全力推动整改任务落实。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严格秦岭区域产业准入,深入实施矿山整治和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围绕矿山、尾矿库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洛南黄龙河水质稳步提升。持续实施丹江流域涉锑治理,丹江出境断面锑浓度持续稳定控制在生态环境部管控限值以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加强源头管控,全市11条主要河流25个监测断面和8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出台《商洛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加强优先监管地块污染管控,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稳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大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推动五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持续发展壮大。加快矿业“五化”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深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有序推进减污降碳工作,化学需氧量等三项指标超额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
下一步,我市将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以过硬的立场、品质、能力、意志抓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整到位、改彻底,坚决当好秦岭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