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联动 麻花走俏市场
文章字数:1257

秋雨后的洛南县麻坪镇孤山村,空气清新,凉意十足。10月16日清晨,村民齐友玲早早出门,走进村里的洛南县麻坪镇聚丰食品加工厂,熟练地换上工作服,开启了一天的“搓麻花”工作。
12名工人、一台和面机、一台揉面机、四口电油锅和一辆送货车,构成了这家手工麻花厂的核心。
齐友玲和工友赵慧霞等人配合默契,配料、和面、醒面、分块、搓条、拧麻花、二次醒面……每一步都有条不紊。
“油热好喽,开工!”随着工头一声吆喝,一根根扭好的麻花被依次拉伸投入油锅,滋滋声响中,100根金黄酥脆的麻花在几分钟后就出锅了。仅半天工夫,新炸的麻花就堆成了小山,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车间。
下午4时许,邮政快递车驶入厂区,将当天网购的麻花运往县城中转,再发往全国各地。这一幕,是聚丰食品加工厂负责人张建峰拓展线上销路后每天的固定场景。如今,他索性住在厂里,全身心扑在麻花产业上。为了进行网络销售,他出资1万多元购置新手机和灯光设备,聘请当地专业电商指导直播带货,还开通了短视频平台的网上店铺。10月16日,网店就接到40多单,订购5000多根麻花。
这门红火的麻花生意,是张建峰用12年时间打拼出来的。10多年前,做小生意的他本想在西安经营洛南特色面食馃子,购置了和面机、揉面机等设备,却因多种因素未能成功。看着闲置的设备,他不愿就此放弃,便回到老家孤山村,转做麻花生意。试运营后市场反响不错,他便扎下根来专心经营。
创业初期,张建峰带着员工跑遍了周边市场。超市、企业、工地、学校、饭店……他托熟人、找渠道,积极推销,还认真收集顾客意见改良口味。同时,他坚持薄利多销,一根麻花零售价1元,这12年间从未涨价。
凭借过硬口感和实惠价格,麻花慢慢打开了市场。如今,线下销路已覆盖西安,商州的牧护关、板桥、北宽坪等镇,丹凤的蔡川镇,洛南县城、麻坪、石门镇等地,日销量稳定在五六千根,常常供不应求。
产业步入正轨后,张建峰开始琢磨精细化、多样化发展。“单是包装袋子,就反复设计了好几次。”他说,最初的简陋包装既不适合进商超,也不利于电商销售。在朋友建议下,他最终敲定了一款外形美观、特色鲜明的包装。口味上,他在原味基础上改良出酥、脆、软三种麻花,还开发出原味、香辣、麻辣等多种口味的小麻花,并推出组合装满足不同需求。
“逢年过节,朋友都抢着要这麻花,一箱都不够分!”工人赵慧霞笑着说,厂子运营后,村里又热闹起来,车间里的忙碌身影、进出的送货车,都让大家觉得日子有奔头。
张建峰介绍,厂子生意最火时,日销量能达到八九千根甚至上万根,目前稳定在5000根左右,常年吸纳12名村民务工,其中3人是脱贫户,一年发放工资20多万元。
如今,直播带货让孤山村的麻花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网店和直播间都运转起来了,还在培养自己的主播。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泉州都有了顾客。”张建峰说,仅半个月,线上就成交600多单,卖出6000多根麻花。节假日里,生产线更是开足马力,工人们加班赶单,只为让更多人尝到这份来自秦岭山村的酥脆香甜。接下来,他还计划进一步拓宽销路,让这根小麻花承载着村民的希望,销得更远、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