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优化环评服务助力提升营商环境
文章字数:702
本报讯 (通讯员 张珂宇)今年以来,镇安县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做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着力营造“环评服务+营商发展”双优环境,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提前介入,精准服务。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重大项目选址时引导建设单位确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今年已为25家企业精准匹配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提前规避了环境、投资风险。聚焦重点项目需求,建立重点项目环评管理台账和“一项目一专员”服务机制,在项目谋划、立项、可研编制阶段,提前介入指导,明确环评类别、审批级别。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电话“云服务”指导备案登记项目81个,为20余个项目落实环评手续豁免管理。
线上审批,打捆办理。依托“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信息平台”,落实全程网络办理,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事人可网上随时跟进办理进度及结果。环境影响报告表类项目实现“即报即审即受理”,审批时限由法定工作日30日压缩至法定工作日的80%以内。实行对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多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实行“一本报告报审、一个环评批复”的打捆审批模式。2025年以来,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类项目11个。
强化监督,提升质量。严格环评文件日常考核管理,以项目技术评审会专家考核评分表为依据,针对评分连续3次85分以上的编制单位,享受审批提速的激励,倒逼环评文件的质量。加强对环评编制单位的监督,落实环评编制机构及工程师资质和信用核查、环评专家技术评审会环评工程师到会汇报,防止挂靠行为。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受理公示、拟批复公示、批复公告”,全面公开行政审批许可事项。
提前介入,精准服务。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重大项目选址时引导建设单位确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今年已为25家企业精准匹配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提前规避了环境、投资风险。聚焦重点项目需求,建立重点项目环评管理台账和“一项目一专员”服务机制,在项目谋划、立项、可研编制阶段,提前介入指导,明确环评类别、审批级别。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电话“云服务”指导备案登记项目81个,为20余个项目落实环评手续豁免管理。
线上审批,打捆办理。依托“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信息平台”,落实全程网络办理,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事人可网上随时跟进办理进度及结果。环境影响报告表类项目实现“即报即审即受理”,审批时限由法定工作日30日压缩至法定工作日的80%以内。实行对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多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实行“一本报告报审、一个环评批复”的打捆审批模式。2025年以来,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类项目11个。
强化监督,提升质量。严格环评文件日常考核管理,以项目技术评审会专家考核评分表为依据,针对评分连续3次85分以上的编制单位,享受审批提速的激励,倒逼环评文件的质量。加强对环评编制单位的监督,落实环评编制机构及工程师资质和信用核查、环评专家技术评审会环评工程师到会汇报,防止挂靠行为。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受理公示、拟批复公示、批复公告”,全面公开行政审批许可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