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全域文旅添新彩 惠民暖游度“双节”
本报记者 张 英
文章字数:3007
    秦岭江山景区开展中秋主题文艺展演。

    “双节”期间,我市各地节日氛围浓郁。图为东龙山公园里孩子们和国旗合影。

    天竺山景区“华夏双庆·天竺寻仙”体验项目备受追捧。

    天竺山景区山顶音乐会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秦岭博物馆成为游客新的文化打卡地。

    洛南仓颉小镇农耕展演活动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本报通讯员 杨开让 摄)

    柞水终南山寨景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增强游客互动体验。

    ◁山阳漫川古镇民俗展演引得阵阵喝彩。

  国庆中秋喜相逢,我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围绕“文旅惠民、欢乐双节”主题,全市整合资源,精心策划推出文艺演出、民俗体验、非遗展示、旅游推广等各类文旅活动99项共577场,并设计3条秋季精品线路及多项惠民政策,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假日选择。尽管部分景区受连续降雨影响临时关闭或调整活动,全市旅游市场依然人气不减、秩序井然,展现出较强的消费潜力与发展活力。
  仙侠主题引流,沉浸体验受热捧
  “快看,‘嫦娥’飞过来了!”10月6日,秦岭天竺山景区内,随着游客阵阵欢呼,身着飘逸衣裙的演员借助威亚从山间“飞”来,衣袂飘飘,与缭绕云雾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仙子临凡”的动人画面。
  作为“华夏双庆·天竺寻仙”主题活动的重头戏,“嫦娥奔月”飞天秀连日来吸引大量游客观看。景区还推出了NPC互动巡游、仙侠舞蹈走秀等系列活动,将这座道教名山打造成一处融合自然风光与沉浸体验的“仙侠秘境”。不少游客身着精美汉服登山游览,参与互动,在青山白云间留下美好瞬间。
  除了仙侠主题活动,景区新增的飞拉达项目成为勇敢者的乐园。在垂直的悬崖上,游客们系好安全装备,沿着岩壁“飞檐走壁”,脚下是深邃山谷,头顶是湛蓝晴空,远眺则是连绵起伏的云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壮美画卷。
  “以前只在山下仰望天竺山,这次‘贴’在悬崖上看云海,刺激又震撼,这趟来得太值了!”刚完成挑战的年轻游客张婷虽然气喘吁吁,却难掩兴奋之情。
  景区负责人介绍,尽管假期前期受降雨影响客流有所回落,但随着天气转好,后期游客数量明显回升。景区同步强化了交通疏导、志愿服务与信息发布,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活动信息和温馨提示,全力保障游客安全、舒适游览。
  农耕文化润心,乡土味道留客
  10月1日早上,洛南县保安镇仓颉小镇西侧早已热闹非凡。“迎国庆·品美食·展农耕·话中秋”系列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农特产品与美食品鉴两大展区迅速成为游客聚集地。
  核桃、豆制品等土特产琳琅满目,糍粑、热豆腐等小吃香气扑鼻,农户们热情介绍产品背后的种植故事与制作工艺。“这些小吃都是我们手工做的,能让外地朋友尝到家乡味道,心里特别高兴。”一位摊主一边为游客打包热豆腐,一边笑着说道。
  而在非遗街区的农耕生活美学馆内,耧车、纺车、簸箕等老农具整齐陈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站在展品前,细细讲述着每一件器具背后的历史变迁与民俗故事。不远处的黑潭村五味子产业园里,游客们穿梭在田间地头,亲手采摘新鲜果蔬,在“采摘+研学”的体验中,感受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融合的发展活力。
  “让孩子亲手体验农耕,他才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带着孩子前来参与农耕体验的游客李先生感慨道,“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说教更有意义。”
  雨中美景出圈,地质奇观“吸睛”
  “下雨怕什么?柞水溶洞可是‘天气绝缘体’!”面对持续降雨,景区讲解员充满信心的话语很快打消了游客们的顾虑。这个假期,柞水溶洞景区巧妙转化“不利”为“特色”,推出“雨日依然精彩”主题游览,意外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奇观在雨水映衬下更显神秘梦幻。
  步入溶洞,宛如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地下宫殿。石笋如玉柱擎天,石幔似银河倾泻,石花在精心设计的灯光映照下绽放出琉璃般的光泽。水滴从洞顶滴嗒落下,为这片秘境配上了灵动的天然乐章。游客们放慢脚步,循着讲解员的声音了解地质演变原理与民间传说,不时驻足拍照,记录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
  茶歇区内,红泥小火炉上茶香袅袅,烤板栗、桂圆的甜香弥漫空中。游客们坐在廊下,品茶观雨,享受假日慢时光。“本以为雨天会影响游览,没想到反而领略到别样的诗意。”来自咸阳的陈女士表示。
  景区还通过线上直播带领网友“云游”溶洞,拓展宣传渠道。地方特色美食如“十三花”宴席、洋芋糍粑、腊汁肉夹馍等,也成为游客体验的重要内容,实现“观景+品食”双满足。
  文博体验升温,亲子研学受捧
  “双节”期间,秦岭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文明初光——陇中彩陶艺术展”的精彩亮相与各类沉浸式社教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成为群众出游的文化打卡新地标。
  “文明初光——陇中彩陶艺术展”在秦岭博物馆二楼临展厅持续展出,149件(套)来自甘肃陇中地区的珍贵彩陶文物集中呈现。从“黄土下的彩色世界”到“大自然的生命组歌”三大单元,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彩陶艺术精华一一展现,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黄河上游史前文明的灿烂。展期内,展厅内人流不息,讲解员身着汉服细致讲解,游客们驻足在彩陶前拍照记录,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同期举办的社教活动同样热度高涨。“寻迹秦博珍宝、携国旗共庆国庆”互动打卡活动深受欢迎。“带娃边玩边学,寓教于乐让孩子更爱历史文化。”渭南游客王先生说,不少家庭在协作互动中共享佳节温馨。
  假日期间,秦岭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彩活动:“小手绘山河”长卷创作、“秦岭扇彩传情”传统工艺体验、“博物馆之夜”(穿汉服或民国服饰免预约)及花灯制作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与中秋民俗仪式感。
  保安镇的农耕盛宴、天竺山的仙侠体验、柞水溶洞的雨中奇观,只是我市“双节”期间开展特色活动的一个缩影。江山景区围绕“锦绣江山贺华诞,山水相映共婵娟”主题,铺开非遗市集、皮影戏、中医公益诊疗及中秋灯谜、月饼DIY等26项活动,还推出六大免票政策与“江山印记寻游之旅”,实惠与趣味兼具;莲湖非遗小剧场暖意融融,商州区文工团将户外演出迁至室内,10月1日至7日每晚上演《玉堂春》等秦腔经典,30场演出吸引超1.5万人次。10月1日商洛万达广场,“秦岭记忆・2025商洛气排球超级联赛”点燃激情,球员腾跃、观众呐喊,尽显“文旅+体育”活力,赛后不少人赴景区游览,形成“赛事带消费”的良性循环。
  线路多元、政策惠民,服务保障全面跟进
  为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深度游需求,商洛市精心设计推出了三条各具特色的秋季旅游主题线路。“瓜果飘香研学之旅”串联秦岭博物馆、江山村、棣花古镇、金丝峡等景点,特别适合亲子家庭出游;“商於古道文化体验之旅”涵盖丹江漂流、阳城驿等历史文化景点,集红色教育、茶文化体验于一体;“行摄秦岭秋色流彩之旅”则聚焦牛背梁、塔云山、木王山等自然风光景区,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在惠民政策方面,多家景区和文化场馆推出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秦岭江山景区对10月1日出生、姓名中含“建国”“国庆”“爱国”的游客实行免票,着汉服入园也可享受门票免费;木王森林公园创新推出“住杜鹃山庄酒店免景区门票”活动;山阳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双节”期间免费开放且坚持不闭馆,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文化魅力。
  此外,全市各级部门同步强化了市场监管、交通疏导与志愿服务保障,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多渠道及时发布天气、客流与活动信息,助力游客合理规划出行。在各大景区入口处,志愿者服务站为游客提供线路咨询、应急药品、免费雨衣等贴心服务,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双节”期间,我市以特色活动聚集人气,以深度融合提升体验,以务实举措服务游客,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展现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