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秋
文章字数:1340
中秋的月光,乳汁一样溢满着村子,我的身心都沐浴在这乳脂般的月色里,风轻轻吹过,月光像浴池中温润的水,轻轻舔着肌肤。静静地望着月亮,时光在眼前倒流着,记忆的船缓缓地泊在三十多年前的中秋前夕。
那天,会计从镇上回来,一进校门就喊:“领工资了,8月份工资到了!”声音里震颤着喜悦。
我是9月1日才开始工作的,心想没有我的份儿,只管坐在教室外的檐下批作业。吃午饭的时候,会计说:“小汪老师,你咋不来领工资呢?”我惊讶地问:“您不是说领8月工资吗?我还没工作呢,哪来的工资呀?”他说:“有呢!”我想他可能和我开玩笑的,就没在意。
吃完饭,会计把工资表拿出来,当着大家面给我算工资,一个半月的工资,将近400大洋!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把心里偷着冒出来的兴奋使劲儿咽回去。签了字,摁完手印,接过那一沓子厚实的人民币,我强压着激动回到宿舍里,翻来覆去地数。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领工资啊!
周末刚好是中秋节,路过镇上时看到有卖肉的,我兴奋地来到肉摊儿前说:“师傅,给我割一块肉,多来一点儿。”他的刀子哧溜一下划下来,砍下了四根肋骨和一大块儿肉,旁边儿有人说摊主:“你看人家是个孩子,割恁大一块肉?”然后又问我:“女子,是不是你哥要接媳妇了?”我说:“就是过十五吃!”那人好心提醒:“女子,要不了恁多,割一半下去都不少。”我傻乎乎地说:“都割下来了,不要不好吧,算了,都要上!”又有点犹豫地说:“一会上班车,有点重……”摊主连忙说:“没事,班车来了,我帮你送到车上。”旁边的人打趣:“这会儿,你的服务态度倒是好哟!”
我家那时候8口人吃饭呢,多就多点吧,我自己挣工资了,这个中秋节丰盛一点儿。当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沓子人民币,眼也不眨地把肉钱数给老板时,周边一片唏嘘:“这女子,小小年纪,这么有钱……”我又到商店里给母亲买了鞋袜,给父亲买了一条儿“窄版猴”和月饼等。站在路边等班车,一大堆东西引来路人的感叹:“啧啧!谁家呀,这八月十五,可真够肥实的……”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那一大块肉,就开始数落:“你这二球哟,割那么大一块肉,吃不完,坏呀……”父亲说:“‘窄版猴’也是我抽得起的?这一条儿烟换成‘大雁塔’能买几条……”说着,把烟收了起来,准备拿去换家常烟。母亲一边翻着我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边埋怨:“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发点工资,一下子就花得光光的……”
三哥笑着说:“好东西越多越好,花钱了还有错?海儿,下次不买了,钱都搁那儿自己花。走,煮肉去!”平时不抽烟的三哥说笑着把那条儿“窄版猴”拆开,拿出一盒,抽出一根递给父亲,自己也点了一根,父亲“生气”地说:“一个个都是败家子儿!”然后深深地抽了一口,眯着眼睛说:“好烟,香头就是好……”
肉煮好了,像杀年猪一样,母亲给邻居们都送去一点儿肉,说着:“二球女子,肉买多了,吃不完就坏了……”邻居们客气地回道:“肉还有吃不光的?海儿拿工资了,我们都跟着沾光……”想必,母亲不仅把这些年因儿女们结婚、上学隔三差五地向邻居借钱借粮心里的感激还回去了些,还赚了几盆子赞赏的话,心里该是欣慰的吧。
那个花钱买了父母暖暖的埋怨的中秋节,过得有滋有味儿。
月色如银,追忆如丝,秋虫唱着寂静,往事泛起潮润。夜深了,风凉了,起身回屋,月光透过窗帘,在室内朦胧的寂静中,思绪仍游走在那年中秋……
那天,会计从镇上回来,一进校门就喊:“领工资了,8月份工资到了!”声音里震颤着喜悦。
我是9月1日才开始工作的,心想没有我的份儿,只管坐在教室外的檐下批作业。吃午饭的时候,会计说:“小汪老师,你咋不来领工资呢?”我惊讶地问:“您不是说领8月工资吗?我还没工作呢,哪来的工资呀?”他说:“有呢!”我想他可能和我开玩笑的,就没在意。
吃完饭,会计把工资表拿出来,当着大家面给我算工资,一个半月的工资,将近400大洋!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把心里偷着冒出来的兴奋使劲儿咽回去。签了字,摁完手印,接过那一沓子厚实的人民币,我强压着激动回到宿舍里,翻来覆去地数。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领工资啊!
周末刚好是中秋节,路过镇上时看到有卖肉的,我兴奋地来到肉摊儿前说:“师傅,给我割一块肉,多来一点儿。”他的刀子哧溜一下划下来,砍下了四根肋骨和一大块儿肉,旁边儿有人说摊主:“你看人家是个孩子,割恁大一块肉?”然后又问我:“女子,是不是你哥要接媳妇了?”我说:“就是过十五吃!”那人好心提醒:“女子,要不了恁多,割一半下去都不少。”我傻乎乎地说:“都割下来了,不要不好吧,算了,都要上!”又有点犹豫地说:“一会上班车,有点重……”摊主连忙说:“没事,班车来了,我帮你送到车上。”旁边的人打趣:“这会儿,你的服务态度倒是好哟!”
我家那时候8口人吃饭呢,多就多点吧,我自己挣工资了,这个中秋节丰盛一点儿。当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沓子人民币,眼也不眨地把肉钱数给老板时,周边一片唏嘘:“这女子,小小年纪,这么有钱……”我又到商店里给母亲买了鞋袜,给父亲买了一条儿“窄版猴”和月饼等。站在路边等班车,一大堆东西引来路人的感叹:“啧啧!谁家呀,这八月十五,可真够肥实的……”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那一大块肉,就开始数落:“你这二球哟,割那么大一块肉,吃不完,坏呀……”父亲说:“‘窄版猴’也是我抽得起的?这一条儿烟换成‘大雁塔’能买几条……”说着,把烟收了起来,准备拿去换家常烟。母亲一边翻着我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边埋怨:“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发点工资,一下子就花得光光的……”
三哥笑着说:“好东西越多越好,花钱了还有错?海儿,下次不买了,钱都搁那儿自己花。走,煮肉去!”平时不抽烟的三哥说笑着把那条儿“窄版猴”拆开,拿出一盒,抽出一根递给父亲,自己也点了一根,父亲“生气”地说:“一个个都是败家子儿!”然后深深地抽了一口,眯着眼睛说:“好烟,香头就是好……”
肉煮好了,像杀年猪一样,母亲给邻居们都送去一点儿肉,说着:“二球女子,肉买多了,吃不完就坏了……”邻居们客气地回道:“肉还有吃不光的?海儿拿工资了,我们都跟着沾光……”想必,母亲不仅把这些年因儿女们结婚、上学隔三差五地向邻居借钱借粮心里的感激还回去了些,还赚了几盆子赞赏的话,心里该是欣慰的吧。
那个花钱买了父母暖暖的埋怨的中秋节,过得有滋有味儿。
月色如银,追忆如丝,秋虫唱着寂静,往事泛起潮润。夜深了,风凉了,起身回屋,月光透过窗帘,在室内朦胧的寂静中,思绪仍游走在那年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