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医养 优服务 兴产业
文章字数:2388


本报通讯员 田 琳
“中医药膳不寻常,精选药材配良方,特殊病人有专餐,老人心里暖洋洋。”这一段快板,说唱出老年人的真实心声。“药食同源”,精准调养,秦岭本草香飘进养老餐桌,是中医药智慧守护群众健康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商洛市卫健委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高度重视“医养游体药食”六大康养产业发展,认真落实“136”工作思路,坚持项目推动、融合发展,品牌引领、智慧支撑,统筹资源、创新举措,持续推动健康医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协同联动聚合力
“市卫健委将健康医养产业列入‘十四五’和年度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成立以市卫健委主任为组长的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与牵头科室,形成卫健系统‘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格局。树立‘一盘棋’思想,对标对表年度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坚持清单化管理、节点化问效,定期分析研判、总结复盘,推动资源布局、服务模式、产业创新发展。”近日,市卫健委主任马建琦说。
市卫健委先后制定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商洛市中医药强市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等10多项政策文件,在财政投入、土地保障、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措施,优化医养机构审批流程,构建起“医疗+康复+护理+养生+安宁疗护”全链条医养产业集群支持体系。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增设康养功能;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全市所有镇卫生院与91所养老机构实现服务全覆盖,初步形成“基层医养服务点+区域医养中心+专业医养机构”三级服务网络。
服务网络全覆盖
近三年,全市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全市建成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30家、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14家、医养结合机构7家,设康养床位2476张,其中医疗床位600张;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75%的妇保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75%村卫生室与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建成心电“一张网”“影像一张网”覆盖99个镇(街道)326个村,基层诊疗量占比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13家医院上线“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拓展七大类22项,患者满意率100%。柞水县建立互联网医院、商州区创建“健康180”平台,让基层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产业发展增活力
我市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构建“1所三甲+7所二甲”中医医院集群,建成中医馆115个、中医阁265个,形成“6个国家级+22个省级+23个市级”重点专科矩阵;2024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医诊疗量达到108万人次,占总诊疗量的33.36%;山阳县、柞水县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复审,洛南县、商南县加快示范创建步伐。
近日,在镇安县米粮镇联盟村卫生室中医堂,古色古香的诊室内,村民李阿姨正接受推拿治疗,她感慨道:“腰疼腿疼4年多,在这儿治疗了几次就强些了,医生技术和态度都好得很!”相邻的光明村中医堂针对老年人推出“30分钟诊疗圈”,患者从候诊到拿药全程不超过半小时。
丹凤县引进智能化联动生产线7条,生产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等产品1180种,药材处理效率提升300%,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
服务能力再升级
我市1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置老年病科(医护人员245人,床位604张)。2025年上半年,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老人1225名(含中轻度至完全失能老人675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3.97%。
商南老年护理院创建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入选全国首批典型案例;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2个、安宁疗护服务中心1个,国家、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23个。柞水县金米村入选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今年2月,丹凤县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会在金山康养城召开,公司负责人魏根全对金山康养院和金山康养医院的运营和发展情况作了介绍。他说:“作为全省重点康养项目和全市建设康养之都的示范项目,已经接待全国各地康养人群近十万人次。”
队伍建设结硕果
9月17日,镇安县中医医院7名中医药医疗骨干,在云盖寺镇东洞村进行名中医义诊、适宜技术体验、健康茶饮品鉴及科普宣讲等多项服务,吸引村民争相体验。市卫健委实施“553”人才引培工程,市直三大公立医院自筹资金引才,年度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7人,培训1.6万人次;“双高”基地专家库收录16名专家。
全市第二届“商洛市名中医”评选活动评出10名名中医,建成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5个,国医大师杨震、李佃贵设工作站;选派21名医养专业人员赴省三甲医院培训,160人参加全国医养人才提升班,完成1529名村医培训,全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通过311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药膳产业赋新能
我市成功申报“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承办了首届秦岭山珍药膳美食大赛。在商南县某酒店工作的中式烹调师胡申明,拿到大赛高级工证书时兴奋地说:“见识了这么多名厨大师,我更得抓紧精进厨艺,创新更多药膳饮食。”
5月22日,市餐饮协会赴西安参加第九届丝博会陕菜美食文化推介会,在“舌尖商洛”展区,我市厨师现场制作的洛南豆腐、商州菌菇挂面等秦岭山珍特色餐饮,吸引了众多嘉宾游客争相品尝。近年来,市药膳协会研发药食同源菜品70多种,通过举办现场推介活动、赴渭南和安康等地参赛、协商座谈等方式,加快推动康养产业多元素融合发展,合力讲好商洛药膳美食故事,不断提高商洛药膳品牌知名度。
我市初步围绕商洛美食“水煎包、商芝肉”制定团体标准2项,开发“秦岭良食”系列健康食品18种,10种锅巴类食品6月入驻抖音进行线上推广销售。商南县入选“秦岭美食地标城市”,471个药膳食材列入“三品一标”认证;推出“金丝茶宴”等3个主题药膳菜品,形成《商南特色药膳食谱》,持续在微信公众平台推介药膳菜品;丹凤县建设酿酒葡萄、良种核桃、道地中药材等种植基地10个,开发药食同源康养产品31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