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竹林关镇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文章字数:631
  本报讯 (通讯员 苏甜甜)“接上级通知,我县启动洪水蓝色预警,未来6小时丹江河水流量将达到500~600m3/s,请沿线各村立即做好防范。”9月30日清晨,一条条精准的防汛指令在丹凤县竹林关镇工作群内快速传递。与此同时,佩戴红袖章的防汛巡逻队已出发,沿着河岸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查。
  竹林关镇素有“两河汇一关”之称,丹江河与银花河在此交汇,在赢得“西北小江南”美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防汛压力。辖区内10余个村落依河分布,加之地处秦岭腹地,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叠加,使防汛防滑成为每年汛期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接到预警后,竹林关镇迅速行动。镇防汛巡逻队立即对丹江河、银花河等重点水域展开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及时劝离滞留河道进行打捞、戏水的人员,消除安全隐患。同步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监测机制,对排查出的山体滑坡隐患、道路塌方风险点第一时间上报,并迅速设立警示标识,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根据最新气象云图分析,本轮降雨将持续一整天,各村务必加强研判,对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做到应转尽转、应撤尽撤。”随着指令下达,全镇村干部再次闻令而动,深入村组户院,一方面加强防汛避险知识宣传,增强群众防灾意识;另一方面,对居住在临河、陡坡等危险区域的群众,组织力量有序转移至安全安置点,确保其生命安全。
  “以前住在山里,一到下雨天晚上就睡不踏实,总担心滑坡泥石流。现在汛期一到,村干部比我们还操心。雨势一大就提前安排我们住进安置点,崭新的被褥铺盖,心里别提多温暖了。”家住南丈沟村已安全转移至安置点的村民卢金宏感慨。